公子有奇好,芝溪静卜居。
还从尘外境,细读枕中书。
短屐春山里,长镵秋雨馀。
欲从问真诀,何以愈迂疏。
注释:
公子有奇好,芝溪静卜居。
还从尘外境,细读枕中书。
短屐春山里,长镵秋雨馀。
欲从问真诀,何以愈迂疏。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孙芝溪的欣赏和赞美。
公子有奇好,芝溪静卜居。
这里的“公子”指的是孙芝溪,他有着非凡的才能和爱好,因此被称为“公子”。而“芝溪”则是指孙芝溪的别号。孙芝溪选择在静谧的环境中居住,可能是为了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还从尘外境,细读枕中书。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孙芝溪虽然身处尘世之中,但他的心却如同出世一般,超脱于世俗之上。他还喜欢阅读,可能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里用“枕中书”形容他读书的样子,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他阅读时全神贯注,仿佛置身于书中的世界。
短屐春山里,长镵秋雨馀。
这句诗描绘了孙芝溪在春天登山的情景,他穿着短鞋,行走在山间小道上,显得轻松愉快。而在秋天,他又拿着长镵(一种农具)走在雨后的山林中,显得从容淡定。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孙芝溪的欣赏,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欲从问真诀,何以愈迂疏。
这里提到了“真诀”,可能是孙芝溪所追求的高深学问或者修行的方法。而诗人则反问他:“你有什么方法能够超越这些高深的学问?”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孙芝溪的疑惑,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思考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