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
译文: 师子岩 石缝中安设檐楹,高低起伏纵横交错。 面对深渊畅想幽深之意,极尽险境尽情游览之情。 火光映照潭水心影,经文传诵洞腹之声。 岩边电光绕足飞逝,涧边彩虹缠绕脚步。 潜藏怪石能伏禅,鼯鼠啼叫不惊慌。 想要穷究前代胜迹,却无路可通如何行? 注释: - 师子岩:位于福建省武夷山的一处岩石景点,因形状酷似狮子而得名。 - 石罅置檐楹:石缝中安置了檐楹,即古代建筑中的横梁,用以支撑檐口。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元旦书事》。 首句“闽中风景丽,元旦百花开”,描述了闽中(今福建省)的美景和元旦时百花齐放的景象。这里的“闽中”指的是福建地区,而“元旦”是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整句话表达了对福建美景的喜爱和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 第二句“有岸皆萦草,无波不染苔”,描绘了闽中的河流两岸都是草木葱茏,没有一处不被青草覆盖,没有一汪水面不生长着苔藓。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及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本题中“寂寂孤眠淮上月,凭风吹梦到罗浮。”一句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抓住关键字“寂寂”和“风”,体会诗人的情感。 (1) “海南无雁亦无秋,万里何人寄远愁”意思是:在海南岛上没有鸿雁也没有秋天;我身在天涯海角,谁把我深深的忧虑寄给我呢? (2) “寂寂孤眠淮上月,凭风吹梦到罗浮”意思是:寂寞孤独地在淮河边睡觉,借助清风把梦送到了罗浮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全诗理解作者的情感与观点,然后进行欣赏分析。本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写诗人登上九华山顶,远眺江水晴光,秋风吹来山间水声,寺庙座落在几座山之间,还未曾到。禅灯几点,在翠微的微明中闪烁着,显得更加幽静。 “晚登”点题,表明时间是在晚上;“望”字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江亭”、“晚江”,描绘出了江边亭子的景色;“晴”,说明天气晴朗
冬至夜集曹能始园亭观伎佳候要佳丽,山斋启暮扉。 入园惊荔发,窥琯见灰飞。 梅乱歌中落,春争笑里归。 橙香寒靧面,桂气暖熏衣。 粉壁钗横影,雕窗烛散辉。 不堪弦管歇,残月尚栖帏。 注释解释: - 佳候要佳丽:形容美好的时光应该与美丽的女子相伴。 - 山斋启暮扉:山中的书房在傍晚时分打开门。 - 入园惊荔发:进入园林后惊讶于荔枝树的花朵已经盛开。 - 窥琯见灰飞:通过观察古代的玉管
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 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 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 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 海汛防南服,边烽接北平。 壮心空宿昔,逸思尚纵横。 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 捞虾沙岸浅,牧豕竹坡晴。 旅食游应倦,秋衣授未成。 平山独可眺,眺远寄离情。 【注释】 浦子口: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南。 钓:捕鱼。 宿昔:昨夜。 逸:超脱的。 几:几乎,将近。 钓虾(zhā)沙岸
偶书闽中风土十韵寄金陵知己 南风吹来不同,岁月漫长。 梅花香气超过五岭,猿猴的叫声类似三巴。 时常看到烟黑如煤,还惊骇于语言混杂。 舟上喧哗水碓声,城头升起炊烟人家。 荔枝在每家每户种植,榕树的阴影处处遮挡。 居民晴天穿着鞋子,市上妇女晚上梳妆打扮。 短蜮伺机寻找影子,蛞蝓鱼喷沙嬉戏。 牡蛎房经雨吐露,石蟹入春开花结果。 剑浦龙何在,螺江事情可叹息。 喜欢游历不是从前子,记录奇异是王嘉。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度大庾岭作》。 首句“谷口钟声度岭南”,描写了诗人在岭口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暗示了大庾岭的险峻;次句“岭头岚气散朝晖”,描写了岭头的山岚消散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注释: - 舟泊石头城:船停泊在石头城(今南京)附近 - 依旧:依然,仍然 - 城边明月辉:城外的月光明亮 - 城中萧索故人稀:城里萧条冷落,老朋友很少 - 南游日望东归急:向南航行(去南方),一天到晚都在盼望着向东(回北方)回家 - 及到金陵不是归:到达了金陵(现在的南京),却不是真正的归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诗中“舟泊石头城”表明诗人已经到达目的地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解答时可先借助文意推断出诗句,然后默写。 本题为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注意抓住关键词“花”“影”“华”等,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灯屏绕席斜。逶迤一片影,匼匝九枝华。薄素流明月,层波浸百花。龙膏然作雾,鹤彩散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