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徵
【注释】 频年:连年。旅食:指四处飘泊,寄食异乡。三径:指孔子曾经走过的三条小路。全荒:已经荒芜。草蔓蹲鸱(duī chī )地:指长满野草和长着鸱鸟(一种凶猛的鸟类)的地方。牡蛎墙:用牡蛎壳做成的墙壁。屈指计行藏:屈指数数归途。穷巷:指僻静的小巷,这里指偏僻的地方。高歌:大声唱歌。学楚狂:学楚狂人(战国宋玉门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和感慨。首联写诗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
【注释】 ①村居杂咏:指作者对农村生活的一些感想。 ②行乐小桥东,芒溪踏落红:意思是到小桥的东边去游玩,芒溪边的落叶被踏得纷纷飘落。 ③赛神喧社鼓,散学闹村童:意思是祭祀神灵时,人们敲打着锣鼓,孩子们在放学后嬉戏玩耍。 ④杂鸟欢晴日,游丝飏晚风:意思是各种鸟儿在晴朗的日子里欢快地歌唱,游丝在空中飘扬。 ⑤言逢隘溪叟,闲话绿阴中:意思是遇见了一位年老的溪边老人,在绿树成荫的地方聊天。 【赏析】
【注释】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何孟门,名不详,时在官署。 【赏析】此诗送别好友何孟门之同会同任,其人端州籍贯。首联点出友人的去向,“颇怪”二字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颔联是说:你任职的地方风物宜人(端州),而且你又是长年在这里工作,想必能为当地人民做出贡献。颈联是说自己虽然不能像你一样有文采,但也能为官署做些事情。尾联写离别之情,并祝愿他一路顺风。全诗语言朴实
注释: 1. 为园驱拙仆:指种菜、养花。 2. 上学督诸孙:督促小孙子们去读书学习。 3. 尽日长如此:整天都这样,形容勤劳辛苦。 4. 经春不厌烦:经过一个春天都没有厌倦。 5. 落梅黄坠瓦:梅花落下,掉在瓦片上。 6. 流水绿当门:门前的流水清澈碧绿。 7. 自得幽栖趣:自己能欣赏到隐居的乐趣。 8. 将寻达者言:准备去寻求高远的人来谈论这些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辛勤劳动的写照
【注释】 秋楼:秋天的高楼。 爽气排空入,秋光四面开:清爽的空气从空中直冲而下,秋天的阳光洒遍四方。 青山天外落,孤雁笛边来:远山似乎在天空之外降落,大雁飞过仿佛是吹响了横笛。 知有消忧客,谁当作赋才:知道有能解除忧愁的客人,又有谁会擅长作诗赋文? 【译文】 高高的楼阁直插云霄,远处暮色如同堆积的积云。 清新空气从高空涌入,秋天的阳光洒满四周大地。 远方的青山顶在天外落下
秋云 岂是人间畜,长空任汝归。 释义:秋云不是人世间所能养的,任由它在天空中自由地飘荡。 译文:秋云并非人世间可以饲养之物,它只需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注释:畜(xù),饲养;归(guī),回来;触石辞青霭(cè shí cí qīng ǎi),指秋天的云触碰山石,飘散出淡淡的青色云雾;从龙入紫微(cóng lóng rù zǐ wēi),比喻云随龙飞,进入天宫深处。 赏析
【注】1. 贝叶:梵语的简称,是佛教徒诵经时用的写本。2. 天花:佛教中称佛光为天花。3. 绳床:指僧人坐的竹制卧具。 灵岩寺 翠微临震泽,云路背金阊。 贝叶消前劫,天花散上方。 一刻繁华地,千秋水月乡。 山僧语兴废,风雨对绳床。 译文: 翠微映照在震泽之上,云路遥隔了金阊之地。 贝叶经书驱散了前世的尘缘,天花佛光洒满上方的法界。 瞬间繁华落尽,千秋水月依然如故。 山中的僧人讲述着兴亡更迭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意和体会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是一首纪实性较强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村居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寒雨连旬月”“添衣倾箧尽”,这两句的意思是:连续下了十几天冰冷的雨,把衣服都湿透,只好打开箱子把所有的衣物都穿上了。“补屋买茅多”,这两句的意思是:为了修补房屋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蹉跎过岁月,留滞一无成。 - 注释: 蹉跎:虚度光阴;留滞:停留、逗留;无成:没有成就或结果。 - 翻译: 我浪费了时光,留下了遗憾和未完成的事业。 2. 对镜甘衰老,逢人畏后生。 - 注释: 对镜:面对镜子,比喻自我反思;甘:愿意接受;衰老:指年岁增长;后生:年轻的一代。 - 翻译: 我愿意接受年老的现实,但每当看到年轻的面孔时,我会感到畏惧。 3. 灰心甜蝶梦
注释: 1. 老至心犹壮,年华暗里迁。 注释:人老了,但内心依然像年轻时一样坚强不屈(“老”和后面的“年华”呼应);然而岁月流逝,年华不知不觉地已经悄然流逝了。 2. 频添赊酒债,不许买文钱。 注释:经常借酒消愁,借酒浇愁;也不允许自己购买书籍来学习(“赊”和后面的“文钱”呼应)。 3. 住岂南村宅,耕无北郭田。 注释:我居住的地方不是南边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