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俊
一枝栖足。 【注释】:栖,栖息、栖息于。足,满足。 我便打算鸣啼的蝉虫,露水冰凉时在树枝上栖息。 【赏析】:“栖”字写出了蝉鸣的习性。 【注释】:蜩,蝉的一种,也叫寒蝉、鸣蜩。 便拟作鸣蜩,露寒抱木。 【注释】:拟,准备;抱,抱住。 万卷奇书自拥,旷怀溪谷。 【注释】:万卷,形容藏书极多;奇书,好书;拥,抱着。 我怀抱着万卷的好书,胸怀宽广如溪谷般开阔。 【赏析】:这里以书比人
【注释】: 1. 长相思:一种诗歌体裁,以抒写离愁别绪为内容。 2. 壬午:指天干地支中的壬年五月五日。 3. 远山隈(wēi):山的弯曲处,这里指山。 4. 汉宫眉:指女子的眉毛。 5. 檀黄画不来:檀黄指古代妇女的妆容。檀香木制成的黄色颜料,是古代的一种化妆品。檀黄画不来,意思是即使有最好的妆容,也画不出这美丽的眉色。 6. 秋云晕未开:秋云未形成云层的样子,晕是云彩的形状。 7.
小桃红,咏桃花 恨是桃花领。病是桃花并。 晓露堤头,夕阳帘外,断肠红影。 想六桥深处、种成行,剩苏家风韵。 轻薄桃花性。飘泊桃花命。 何事渔郎,沿溪直入,武陵幽胜。 算六宫粉黛、总销魂,似胭脂填井。 注释: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桃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咏物起兴,以人的情感来映衬桃花的美。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述了桃花的美丽,如“晓露堤头”,“夕阳帘外”等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忆秦娥”的首字是名词,用作词牌名。 桃花初放逢雪:桃花刚刚盛开就被雪覆盖了。 壬午:指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二年(1162)正月。 “赵妃”二句:传说赵飞燕姊妹善舞,以体态轻盈著称;汉成帝时,赵飞燕入宫为妃,因体轻,被立为皇后。后汉哀帝即位,欲立赵氏为后,赵飞燕说:“我裸体见之可也”。汉哀帝遂将她从深宫中逐出,藏于长信宫永巷中。 “难为补”一句:意思是赵飞燕虽被逐出深宫
爪茉莉帝城元夕(壬午)好个长安,更妆就风景。 端门外、试灯偏盛。 官纱烂熳,堆剪出、花枝人影。 正难解、旅客凄凉, 纵观十分彩胜。 天街走马,任明妃、也睛定。 敲羯鼓、艳阳催紧。 今宵月上,问谁家、肯忘兴。 玉河桥、可把栏杆凭。 紫钗事,留话柄。 注释: 爪茉莉:指茉莉花,这里指茉莉花盛开的景象。 帝城元夕: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 好个长安:形容长安城的繁华美丽。
秋色可闲寻。 野菊轻盈。 添他红蓼两三茎。 络纬风前惊懒妇,少个啼声。 【注释】:秋色:这里指秋天的色彩。闲寻:随意地寻找。轻盈:轻淡,不浓重。 添他:点缀了。红蓼:一种植物名。两三茎:表示数量很少。络纬:蟋蟀的别称。惊懒妇:使蟋蟀因惊吓而停止了鸣叫。少个啼声:少了一些鸣叫声。多情:多情思,指内心感情丰富。餐英:采摘花朵。不须:不必。远岫(xiù):远处的山崖。与:和。疏林:稀疏的树林。只借
【注释】 枝头落红:指树上的花朵凋谢,落下一片片红叶。 陌上垂杨:指路旁的杨柳。垂杨:柔条下垂,随风飘荡的样子。 风流骏马:英俊豪迈的骏马。骏马:骏马,即良马。 鞭复鞭:用鞭打马。 画楼:华丽的楼房。 眠复眠:楼上的人在睡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愁、抒春怨的小令。上片起首两句,是咏物抒情,描写春天景色。“枝头落红年复年”,以落红喻花落,暗示了岁月流逝之速;“陌上垂杨绵复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审美情趣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题目的要求来分析。 “试问梅妻何在”,这是作者的自问,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琴里暗香犹爱”,暗香即梅花香,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花下一编书,经过沧桑变态”,这两句写自己一生经历的坎坷和变迁
【注释】 壬午:壬午年,即公元1092年。 岁暮:年终。 残冬:末冬。 三千馀里:指离家之遥远。 迓新年:迎接新春。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诗人在壬午年(1092)岁暮时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客燕中”,是说自己身在远方,怀念家乡的亲人;“家隔”二句,写自己远离家乡、思念家人的苦楚和无奈之情;“红日纸窗前”三句,是说自己虽然身在异乡,但是依然心系家乡,期盼着新春的到来
诗句释义: 1. 开卷凝眸,浑似画楼相识。 -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情境:当翻开书时,目光如同凝视画楼中的某人,产生了一种熟悉感。 2. 鬓鸦堆、轻蝉翼翼。 - 描述了女子的发型和发丝轻盈如蝉翼般飘逸。 3. 柔条堪爱,托香腮无力。 - “柔条”指的是柳枝,而“香腮无力”则形容女子因爱恋而显得娇弱无力。 4. 怕吹残露桃风急。 - 担心风吹过,会吹落沾满露珠的桃花,暗示着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