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奎
郑参政第宴集 【注释】: 秩秩:盛。 校文:科举考试的院试,俗称“棘闱”。 省臣:宰相。 许陪:准许陪侍。 碧碗:用青瓷或白瓷制成的碗。 红绫:红色的丝绸。 耎:柔软的意思。 横堂:指中书省,唐代以尚书省为中枢,中书省是起草诏令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郑参政府第举行的宴会。郑参政是宰相,诗中的“秩秩宾筵昼日开”表明了宴会的盛大;“校文初罢棘闱来”暗示着宴会的原因——科举考试结束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暌离之情备溢乎辞捧诵再四感愧交并不能已已既次严韵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以见区区向往之私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 - 奎倚席: 奎倚,即奎星,古人认为它象征文人的文采。席,这里指席地而坐。整个诗句描述诗人在座位上(奎倚席)接受两位远方友人的诗歌赠予,表达了对这两位文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兴庆宫怀古 落日宫城咏黍离,一堤衰柳护龙池。 蓬莱已失清时水,华萼空余劫后碑。 锦瑟鹃声听去杳,玉笙鹤背候来迟。 祇今遗构还修葺,应识雕墙鉴戒垂。 注释: 1. 落日宫城咏黍离:在落日时分,我站在宫城之上,感叹着《黍离》这首诗的意境。 2. 一堤衰柳护龙池:一条堤岸上,垂柳依依,仿佛在守护着龙池。 3. 蓬莱已失清时水:蓬莱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清泉,成为了废墟。 4. 华萼空馀劫后碑
长安学舍十日雨,客思秋来何可禁。 出门青泥没两屐,满城素练敲千砧。 田园荒芜归未得,桑梓梦寐来相寻。 赖有主人张季子,每聆清话入更深。 注释: 1. 长安学舍十日雨:长安,指的是唐代的都城长安(今西安)。学舍,是学者们学习的地方。十天的雨,意味着这段时间内天气阴沉,连绵不断的雨。 2. 客思秋来何可禁:客人思念秋天的到来,心情难以抑制。"客思"即游客的思绪,"何可禁"表示无法克制。 3.
【解析】 “茂宰贵从枢府出,荒城喜见德星临”:茂才(茂宰)显达,自枢府而来;德星降临荒城,令人欣喜。“茂宰”即茂才,是汉朝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枢府”,指中枢机构。“德星”,指德行高洁的人。《汉书·天文志》:“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德星,即德星君。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唐有四星曰德星。” “饥寒忍放鞭笞手,流转频劳抚字心”:忍受饥饿寒冷,不忍使鞭打之苦落在百姓身上;辗转流离
诗句释义 1 离怀莫怪涕如河: 这是诗人对自己离别朋友,感到悲伤如同江河般汹涌的情感的直接表达。 - 注释:离别之痛让诗人感到泪水如同江河般滚滚流淌。 2. 柰此平生交友何: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所交的朋友的珍惜和感慨。 - 注释:这样的痛苦是因为一生中有这么多值得珍惜的朋友。 3. 翠阁半山春共赏: 描述了一次与朋友们在山上一起观赏春天景色的美好时光。 - 注释:在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
诗句释义: 1. “合尖百丈插秋旻” - 形容雁塔的高度和壮观。“合尖”指的是塔的顶部,而“百丈”则是夸张地描述其高度。“秋旻”是指深秋的天空,这里用来形容雁塔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壮观。 2. “俯仰千年感慨频” - 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俯仰”指的是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来回看,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千年”则强调了历史的漫长和变迁。“感慨频”表示经常有感慨
九日述怀写寄余秦袁陆诸乡先达 辞家来此恰周星,泛泛浮生水上萍。 万里乾坤浑欲老,五更风雨不堪听。 黄花天畔怜彭泽,青橘霜前忆洞庭。 归计坐来成蹭蹬,飞鸿回首羡冥冥。 注释: 1. 辞家来此恰周星:离开家乡来到这里正好赶上满月(“辞家”即离开家园,“周星”指中秋月,此处借指自己离家在外的游子身份)。 2. 泛泛浮生水上萍:漂浮不定的生活如水上的浮萍。 3. 万里乾坤浑欲老:万里大地仿佛要老去一般。
【诗句注释】 渭城:泛指渭水之南的咸阳(今陕西咸阳)。 吊古:凭吊古代遗迹,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次韵:即依韵,用同韵字或词写作诗。 尚书:指吴朝锡的官职,相当于唐代的宰相。 咸阳:秦朝的都城,现在陕西省咸阳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城市。 高原:指秦岭以南的山区。 风才:指风度和才气。 汉节观风:汉代皇帝巡游四方,观察风俗民情。 意偏长:指怀念古人之情特别深厚。 阿阁:古代宫室中的一种建筑
睢州昨日的书信到达,报告道原也去世了。 难道是因为思家缠着旧病,还是因为做了县官而坐新章? 没有人照顾老母亲,孤儿寡妇让我独自伤。 客夜梦回呜咽很久,不禁寒月照下空梁。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友人道原去世后,感慨人生无常,抒发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 睢州昨日的书信到达,报告道原也去世了。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接到睢州来信的情景,信中告知道原已故的消息。“报道”一词,既表达了信件的到来,又透露出消息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