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奎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暌离之情备溢乎辞捧诵再四感愧交并不能已 注释:奎倚(küí yǐ)坐在席上(席是座位的意思)。渭城(wèi chéng,地名,今陕西省咸阳市),校室(xué shì,学校),伏(fú,敬词)承耕学(zuò xué),袁公雪樵(yáng gōng xuě diāo,名袁可立)和秦公二先生(秦良玉、袁可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十二月七日回自府城待渡河南》一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羁心向晚倍凄清,立马沙头远思生。 【注释】羁旅之心在傍晚时分更加感到凄凉与寂寞,站在沙滩上的我,望着远方不禁生出无限的思绪。 译文:心中怀着羁旅之思,到了傍晚时更加感到凄冷和孤寂。我独自一人站在沙滩上,望着远方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赏析:首句“羁心向晚倍凄清”,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心境
【注释】 奎:指李奎,人名。校室:即校书。伏承:敬辞,表示恭敬地接受。耕学:耕,人名;学,指学习。袁公:指袁可立。雪樵秦公二先生:指袁可立和秦邦宪。雪樵指袁可立,因他号雪樵山人;秦邦宪是后来的张学良。远自故里寄惠新诗:从故乡寄来新诗。教诏之谊:教导教诲的情谊。暌离之情:离别的痛苦。备溢乎辞:充满在诗歌之中。捧诵再四:反复诵读。感愧交并:感到惭愧,并有悔恨之意。已既次严韵
【注释】 1. 奎倚席:即“倚席”,指坐在座位上。 2. 渭城:指渭水之北的咸阳,秦时郡名。校室:指学宫。伏承:敬词,表示恭敬的承受。 3. 耕学:耕种学问。袁公雪樵:指袁枚(字雪樵),诗人的朋友。 4. 秦公二先生:指秦观和苏轼。 5. 远自故里:从家乡寄来的。 6. 教诏之谊:指教导、告诫之意。暌离之情:离别之情。 7. 捧诵:捧着诵读,形容反复阅读。再四:再三。 8. 感愧交并:感到惭愧
【解析】 此诗首联“寄赠孝扬弟”是全诗的序言,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颔联“童子之师也自佳”是说朋友作为老师也是值得称赞的。颈联“多闻须顾密名斋”是劝勉友人在学问上要多下功夫,要谦虚谨慎。尾联“他日遗经同讲学,白头相对乐无涯”则是对朋友的祝福和鼓励。 【答案】 寄赠孝扬弟 书来一事快吾怀,童子之师也自佳。 四益缘知功在我,多闻须顾密名斋。 兔园挟策身虽困
诗句 1. 奎倚席渭城校室 - 描述一个人坐在渭城的学舍中,可能是在讨论学问。 2. 伏承耕学 - 表示接受和学习农耕之知识或技艺。 3. 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 - 提到的两位先生可能是袁可立(雪樵)和秦邦谟(二先生)。 4. 远自故里寄惠新诗 - 某人从远方的家乡寄来新诗。 5. 教诏之谊暌离之情 - 表达了与友人分离时的遗憾和情感。 6. 捧诵再四感愧交 - 反复阅读并深感自己的不足。 7.
诗句解析: 1. 木鱼桥下城南路,三十年来往复情。 - 关键词: 木鱼桥、城南路 - 注释:木鱼桥是一座桥梁的名称,位于某城市南侧;城南路是一条道路名。 - 译文:木鱼桥下,通往城南的小路,我与你的交往已跨越三十年。 2. 梦寐隐居高晚节,绸缪姻好仰平生。 - 关键词: 隐居、姻好、绸缪、仰平生 - 注释:隐居表示不问世事,专心修行;绸缪表示精心筹划,期望未来。 - 译文
【注释】 睢州:今江苏徐州市。睢州卢别驾:睢州(今江苏省徐州)的别驾,即刺史,官名。 爱:喜爱;同:相同;苦:辛酸、痛苦。 著:写。书:诗。满屋心偏苦:指诗人在睢州为官时心情苦闷。 佐政专城迹并清:辅佐地方长官(刺史),政绩清白。 徐锴又从江左见:指徐锴又到江东见到诗人。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古称江左。贾谊:《汉书·贾谊传》:贾谊初任长沙王太傅,后升为梁怀王太傅。他虽曾一度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注释】 自省;自警。 自警:自我警醒,提醒自己。 平生:一生。 多歧:指道路复杂。 寸灵:指心中所思。 致察:明察。 知非:认识到自己的不是之处。 行藏:行为和处世。 乘机:抓住时机。 仁义:儒家的道德准则。 见效迟:效果来得慢。 静里工夫:在安静的时候下功夫。 动处:行动中。 防微:预防微小的事情。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自警”的阐释。作者认为学问之道,虽然有诸多歧途,但只要心有所向
这首诗是写给次泉的,表达了诗人对次泉的深厚感情。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渺渺予怀浙水东: - “渺渺”表示遥远、模糊不清,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思绪或情感的深远和不确定。 - “予怀”是指诗人的内心情感,“浙水”指的是浙江的河流,这里的“浙水东”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思乡之情或对故乡的思念。 2. 故人只忆傅丞公: - “故人”在这里指老朋友,“傅丞公”可能是傅姓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