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塘烟雨暮潮平,室远人深叠恨情。
海上珊瑚曾倚钓,船头笭箵解全生。
冥鸿刷羽秋孤奋,老骥垂头夜一鸣。
前史近应重校勘,不教赵姓混秦嬴。

【注释】

奎:指李奎,人名。校室:即校书。伏承:敬辞,表示恭敬地接受。耕学:耕,人名;学,指学习。袁公:指袁可立。雪樵秦公二先生:指袁可立和秦邦宪。雪樵指袁可立,因他号雪樵山人;秦邦宪是后来的张学良。远自故里寄惠新诗:从故乡寄来新诗。教诏之谊:教导教诲的情谊。暌离之情:离别的痛苦。备溢乎辞:充满在诗歌之中。捧诵再四:反复诵读。感愧交并:感到惭愧,并有悔恨之意。已既次严韵:已经依次使用“严”(即“严”平声韵)的韵。属和奉怀:应和作诗以表达思念之情。因兴起丰城云门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因为怀念袁可立、秦邦宪等诸位先生而兴起创作。丰城云门:都是古代的地名,这里借指诗人所思念的各位先生。河南公:指的是袁可立,当时他官署设在河南。武潜夫:指的是武进,这里指袁可立的儿子。诸先生:指袁可立、武进以及秦邦宪等。例借前韵各成一首:依照前人诗词的韵律形式,每人各自写一首诗。见区区向往之私:表现了诗人自己渴望与这些先生结交的思想感情。至于落句嬴瀛互用:最后两句中“嬴”和“瀛”、“赢”和“瀛”相互替换使用。也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这足以表明我对于这两位先生没有半点偏袒。

其五 河南

古塘烟雨暮潮平,室远人深叠恨情。

海上珊瑚曾倚钓,船头笭箵解全生。

冥鸿刷羽秋孤奋,老骥垂头夜一鸣。

前史近应重校勘,不教赵姓混秦嬴。

【赏析】

《豫章书院集》共十卷,作者黄宗羲撰。这是其中的第六卷,也是最后一卷,其中收有作者所作的《题郑板桥墨竹图歌》、《王逸少洗象台记》两篇文章。

这首诗是作者在《豫章书院集序》中的一首七言绝句,用以说明他与同郡的几位学者结为朋友的原因。

首联“古塘烟雨暮潮平,室远人深叠恨情”,写的是诗人与同郡的一些文人雅士相聚时的情形。诗人先点出地点是“古塘”,接着描绘了暮色朦胧中,烟波浩渺的水面上潮水正缓缓地上涨,远处的房屋依稀可见,室内的人儿正在深深思念着什么。这种思念之情,正是他们之间友谊的基础。颔联“海上珊瑚曾倚钓,船头笭箵解全生”,进一步描绘了他们之间交往的情况。他们曾在海边上一同垂钓,也曾一同乘船游玩。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典故,将他们之间的友情比喻成“海上珊瑚”一般珍贵,又像“船头笭箵”般坚固可靠。颈联“冥鸿刷羽秋孤奋,老骥垂头夜一鸣”,则描绘了他们各自的处境与心境。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孤独的鸿雁,在秋天里奋力振翅高飞;将自己的好友比作一匹疲惫的老马,虽然低头沉思,但仍然在夜晚发出一声长鸣。尾联“前史近应重校勘,不教赵姓混秦嬴”,则是对整个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他认为历史的发展应该重在考证,不应该让赵家的姓氏与秦国的姓氏混淆不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他的这种情感与态度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