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术传家擅代名,著书满屋见高情。
楚王争事浮丘伯,汉主方求老伏生。
干仞云门青壁峻,一陂秋水玉琴鸣。
昆丘台上虹垂月,仿佛蓬山在大瀛。

诗句

  1. 奎倚席渭城校室 - 描述一个人坐在渭城的学舍中,可能是在讨论学问。
  2. 伏承耕学 - 表示接受和学习农耕之知识或技艺。
  3. 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 - 提到的两位先生可能是袁可立(雪樵)和秦邦谟(二先生)。
  4. 远自故里寄惠新诗 - 某人从远方的家乡寄来新诗。
  5. 教诏之谊暌离之情 - 表达了与友人分离时的遗憾和情感。
  6. 捧诵再四感愧交 - 反复阅读并深感自己的不足。
  7. 不能已已既次严韵 - 使用严格押韵的规则。
  8. 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 - 创作诗歌以表达对丰城和云门的敬仰之情。
  9. 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 - 按照某种规则创作一首诗。
  10. 区区向往之私 - 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向往。
  11. 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 - 表明自己的立场,认为自己对两位先生的尊敬没有偏颇。

译文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可立和秦邦谟两位先生从远方寄来新诗,教我如何教人。他们都是杰出的人物,他们的学识高深莫测。楚王争事浮丘伯,汉主方求老伏生。干仞云门青壁峻,一陂秋水玉琴鸣。昆丘台上虹垂月,仿佛蓬山在大瀛。

注释

  • 奎倚席: 指的是在某个场所坐着。
  • 渭城: 古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校室: 学校或学习的地方。
  • 伏承耕学: 表示谦虚地接受和学习耕作的知识。
  • 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 指袁可立和秦邦谟两位先生。
  • 远自故里寄惠新诗: 表示某人从远处的家乡寄来新写的诗。
  • 教诏之谊暌离之情: 指与友人分别时的遗憾和悲伤之情。
  • 捧诵再四感愧交: 反复读诗并感到惭愧。
  • 不能已已既次严韵: 表示无法停止,已经按照严格的押韵规则创作了一首诗。
  • 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 为了表达对某人的敬仰而创作的诗歌。
  • 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 根据某种规则创作一首诗。
  • 区区向往之私: 表示自己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
  • 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 表明自己的立场,认为自己对两位先生的尊敬没有偏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远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敬意的作品。通过描绘与朋友的交流、学习的情境以及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友情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使用特定的押韵和修辞手法,如“伏承耕学”、“教诏之谊”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