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台畴昔起丰城,宿望遥钦镇物情。
风节千年徐孺子,渊源一代揭先生。
江关暮夜怜乌匝,身世行藏看凤鸣。
投老文锋浑矍铄,裹粮三日尚能嬴。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暌离之情备溢乎辞捧诵再四感愧交并不能已已既次严韵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以见区区向往之私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
- 奎倚席: 奎倚,即奎星,古人认为它象征文人的文采。席,这里指席地而坐。整个诗句描述诗人在座位上(奎倚席)接受两位远方友人的诗歌赠予,表达了对这两位文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 渭城校室: 渭城,古代地名,这里代指学者们所在的城市或学术机构。校室,意为学校或书房。整句话意味着学者们在渭城的学校或书房中进行教学活动。
- 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 伏承,意为恭敬地承受或承接。耕学、袁公、雪樵、秦公,都是对这四位先生的尊称。这里的“伏承”表明诗人对这些学者的学问和道德品质非常敬佩,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 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 这句话中的“远自故里”指的是这些学者从遥远的家乡寄来诗歌和教诲。这里的“故里”表示他们的家乡或故乡。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则是指他们通过诗歌传递教诲和友情。
- 暌离之情备溢乎辞: 这句话中的“暌离”指的是分离和离别的情感。这里的“辞”指的是言辞或诗歌。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学者通过诗歌传达的别离和离别的情感充满了诗歌的言辞。
- 捧诵再四: “捧诵”表示反复朗诵或背诵。“再四”表示多次重复。这里形容诗人反复阅读这些诗歌,感到非常钦佩和感动。
- 感愧交能: 这句话中的“感愧”表示感到惭愧或内疚。“交能”表示能够承担或胜任。这里形容诗人因为自己未能与这些学者有更深的交流和交往而感到非常惭愧。
- 已既次严韵: 这里的“已既”表示已经,已经完成。“次严韵”表示遵循或依照严格的韵律。这里可能是说诗人已经完成了按照严格韵律创作的诗歌作品。
- 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 “属和”表示应和或响应。“奉怀”表示怀着某种心情或意愿。“丰城云门”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或他的作品风格特点。这里可能是说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意愿,创作了具有丰城云门风格的诗歌。
- 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 这句话中的“河南公武潜夫”可能是指一位名叫武潜夫的学者。整句话意思是诗人向这位学者以及其他几位同样学识渊博的先生致敬。
- 例借前韵各成一首: 这句话中的“例借前韵”表示遵循或依照之前使用的韵律。“各成一首”表示各自创作一首诗歌。这里可能是说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参考了这些学者们的诗词风格,并创作了自己的作品。
- 以见区区向往之私: 这句话中的“以见”表示用来展示或证明。“区区”表示微不足道或有限。“向往之私”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喜爱和向往。整句话意思是诗人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展示他对那些学者们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 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 这句话中的“至于”表示到了这个地步或情况。“嬴瀛”可能是指地名或者某个特殊的词汇。“互用”表示互相使用或交替出现。这里形容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使用了“嬴”和“瀛”这两个词,并且它们之间互相交替出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效果。
- 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 这句话中的“仆”表示自称。“二先生”指的是两位学者。“无少偏党也”表示没有多少偏爱或偏向。整句话可能是表达诗人对这两位学者没有多少特别的偏爱或偏向,而是更加公正和中立地看待他们的成就和贡献。
- 其三丰城
- 儒台畴昔起丰城,宿望遥钦镇物情。:“儒台畴昔起丰城”,这句话中的“儒台”可能是指一个学术场所或文化中心。“畴昔”表示过去或以前的时光。“起丰城”可能是指这个场所或中心曾经位于丰城这个地方。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学术场所或文化中心在过去曾经位于丰城这个地方。
- 风节千年徐孺子,渊源一代揭先生。:“风节千年徐孺子”,这句话中的“风节”可能是指品德和节操。“徐孺子”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名叫徐稚,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闻名。“渊源一代揭先生”中的“渊源”表示来源或传统,“揭先生”可能是对那位历史人物的一种尊称。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位历史人物拥有悠久的品德和节操传统,他的思想和行为对一代又一代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 江关暮夜怜乌匝,身世行藏看凤鸣。:“江关暮夜怜乌匝”,这句话中的“江关”可能是指江河关口或边境地区,“暮夜”表示夜晚时分。“怜乌匝”中的“怜”表示同情或怜悯。“乌匝”可能是某种鸟类的名字。整句话的意思可能是诗人在江关边境地区的夜晚时分,同情地看着一群鸟儿在周围飞翔。“身世行藏看凤鸣”中的“身世行藏”表示个人的命运和选择,“凤鸣”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代表着高贵或卓越。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观察着一只凤凰在天际翱翔,从中感受到了自己命运和选择的价值和意义。
- 投老文锋浑矍铄,裹粮三日尚能嬴。:“投老文锋浑矍铄”,这句话中的“投老”可能是指年老或晚年,“文锋”表示文笔或文学才能。“浑矍铄”中的“浑”表示完全或彻底,“矍铄”是健壮有力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年老的诗人仍然具有完全和彻底旺盛的文学才能,即使只吃三天的食物也不感觉疲惫或虚弱。 “裹粮三日尚能嬴:裹粮三日,意谓携带三天的粮食。嬴,古同‘赢’,指富裕或充裕。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在携带三天的干粮的情况下,诗人仍能保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展现出自己的文学成就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