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心向晚倍凄清,立马沙头远思生。
争渡车牛留两岸,候人灯火出中城。
河冰东合鱼书杳,山霭南分雁字横。
岁律匆匆行欲尽,眼穿云海不胜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十二月七日回自府城待渡河南》一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羁心向晚倍凄清,立马沙头远思生。
【注释】羁旅之心在傍晚时分更加感到凄凉与寂寞,站在沙滩上的我,望着远方不禁生出无限的思绪。
译文:心中怀着羁旅之思,到了傍晚时更加感到凄冷和孤寂。我独自一人站在沙滩上,望着远方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赏析:首句“羁心向晚倍凄清”,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心境。羁旅之人,难免有思乡之情,而黄昏时分,更是容易引发这种情感。这里的“羁心”和“凄清”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旅途中孤独的无奈感受。
争渡车牛留两岸,候人灯火出中城。
【注释】争相划船渡河的车辆和牛,留在江岸的两边,等待过河的人在城中燃起灯火。
译文:我焦急地等待着渡船,希望尽快渡过河流。同时,我也注意到,在中城附近,有人正在点燃灯火等待渡河的人。
赏析:第二句“争渡车牛留两岸,候人灯火出中城”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渡口场景,通过“争渡”、“留两岸”、“候人”等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渡口繁忙而紧张的氛围。而“灯火出中城”则让人感受到了渡口附近的热闹和温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河冰东合鱼书杳,山霭南分雁字横。
【注释】河水向东流去,冰块合拢使得书信难以传递;山上的云雾向南飘散,形成了横贯天际的雁阵。
译文:随着河水向东流去,冰冻的河面使得书信难以传递。而在南方的山中,云雾缥缈,仿佛是大雁排列成的队形横亘天地之间。
赏析:第三句“河冰东合鱼书杳”以自然景象入诗,通过对河水东流、冰块合拢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孤寂、遥远之感。同时,也寓意着信息的阻隔和联系的困难,反映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岁律匆匆行欲尽,眼穿云海不胜情。
【注释】时光匆匆,行程即将结束,眼中的世界仿佛穿越云海一般,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深情。
译文:时间过得飞快,行程即将走到尽头,眼前所见的世界仿佛穿越了云海一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最后一句“眼穿云海不胜情”,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他的目光穿透了云层,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景象,但又觉得难以用言语描述这份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