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谟
诗句释义: 1. 次真州始见雨 -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抵达真州(今江苏扬州附近)时首次见到雨水的场景。"次"在这里意味着到达或经过。"真州"是地名,指的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始见雨"说明这是诗人到达真州后的第一个春天的雨水。 2. 前旌冲雪下燕台 - "前旌"可能指的是前面飘扬的旗帜或者前行的队伍,"冲雪"表示旗帜在风中迎着大雪飘扬。"燕台"可能是一个地名,与前面的"真州"相对应
【注释】 为人题竹赠杨博士:为别人题写竹子送给杨博士。杨博士:即杨徽之,字公思,唐人。曾任秘书监、太子少傅等职。曾作《答韦苏州论意表》,有“君生何早”之语。 水墨淋漓处:墨色淋漓的地方。 清风漾轻碧:轻风吹动着水面,泛起微微的绿色。漾,摇荡。 相遗比琅玕:把竹叶相互交换。相遗,互相赠送。琅玕,石的美名。这里泛指竹叶。 掩映寒毡色:掩映在冷色调的地毯上,显得更加青翠。掩映,遮掩映衬。寒毡
【注释】 ①清鬟:指女子的秀发。鬟,古代女子梳的一种环形发髻。②摩挲:抚摸,轻弄。秋喜:秋天的欢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宴会的诗。沈廷望是作者的朋友,诗人在宴席上见到他,很感高兴,就写了这首诗。 首句“清鬟何处来”,写的是诗人见到沈廷望的情景。“清鬟”指的是女子的头发,“何处来”是问语,表示惊讶、好奇。次句“绕座歌声起”。写的是宴会上的热闹场面。“绕座”指的是歌声四起,“歌声起”指的是宴会开始
这首诗是诗人送殷无美赴峡州任的诗。全诗共十韵,每韵四句,每句七言,押韵平仄相间,音调和谐。 首联“曾识南荆路,看君赋远征。”意思是诗人曾经走过南荆的路,看到你将要踏上征途,开始新的旅程。这表达了诗人对殷无美的祝福和期待。 颔联“山川随五马,冠带控三城。”意思是山河大地随着马匹的奔驰,而冠带则控制着三座城市。这描述了殷无美即将上任的地方是一个繁荣的城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颈联“炎月移官舫
【注释】 ①酌:指饮。同年:同乡,朋友。白伯伦:即李白。②大别森巃嵷:山高林密。巃嵷(zhú pēn):高峻、雄伟。③悠悠:长久,遥远。岐路:歧路,岔道。竟:尽,到。何适:什么地方去。④落落:形容人或物显得孤孑。清尊:指酒樽。谁复同:谁还能与我共饮?⑤连渚碧:渚,水中的小洲。日射:阳光照射。翻波红:日光映照在水浪上,使水波翻腾,像火焰一样,呈现出红色。⑥坐说先朝:坐着谈论过去朝廷的往事。供奉事
【注释】 代倩送发禅君读书娄城:代倩,人名。发,字。禅君,作者的朋友。娄城,地名。 君去西江侬在东:你离开西江南下,我留在江东。侬,古时对女子的尊称。 江头日日有东风:每天早晨,江边的柳树都迎着春风轻轻摇曳。 风虽纵便书难寄,一枕春愁细雨中:虽然春风可以吹开柳絮(象征书信),但书却难以送到。我在春雨绵绵的夜晚里,独眠无眠地思念着你。纵,即使。便,还是。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 东风轻轻吹,温暖而和煦,突然变得阴雨绵绵。 一年到头没有一天不担心干旱,今天看到邻居在锄菜地。 滴滴答答不断的声音,滋润着春耕的庄稼。 只要四野都高兴地看着农人耕作,明年的米价一定会平稳。 注释: - 廿八日喜雨作:诗题,意思是在二十八日这一天,喜遇雨水。 - 东风脉脉催和煦:东风轻轻地吹来,带来了温暖的气息。 - 陡作春阴酿微雨:突然之间,阴沉的天空下起了小雨。 -
日下棠阴覆屋,门前流水绕渠。 黄鸟无声睡去,问君所读何书。 注释:太阳落山时,棠树的阴影盖在房屋上,门前有溪水绕着渠道流淌。黄鸟静静地睡着,你读了什么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和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理想追求
兹楼匪往觏,冉冉惊代移。 黄鹤恋旧堵,飞甍复参差。 余亦縻尺组,历稔欣来斯。 山川旷畴昔,超忽纡襟期。 于时及春霁,澄景丽以披。 英僚集时彦,芳宴挹华滋。 行杯展悁勤,振辔枉追随。 转睇多因宿,慰情在新知。 迢迢汉阳郭,隔岸纷旌麾。 云水入夕阴,迟我以驱驰。 眷焉蒙惠盼,扳赏未云疲。 班马方萧萧,沆漭临路岐。 猥忝旬宣寄,空藉岁月私。 未遑询茕嫠
东风细雨楼头,两人相对悠悠。掩却朱唇无语,留情付与箜篌。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而含蓄,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爱情的深刻体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内心的感受和外部的世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