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登端门楼 - 描述端门的雄伟及其在古代的重要性。 - 端门:指的是古代皇宫的主要大门,象征着权力和尊严。 - 峙前朝:端门矗立于宫殿之前,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 峨峨侵云端: 端门高耸入云,巍峨壮观。 2. 班趋切瞻向,可望不可攀 - 描述了人们仰望但无法触及的情景。 - 班趋切瞻向:官员们恭敬地望向端门的方向。 - 可望不可攀:表示虽然能看到,但距离遥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开京都后的心情,以及与故旧的离别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出都怀黎伯华选部:离开京都时怀念着朋友。 2. 端笏辞燕阙,摇旆指吴门:告别时拿着笏板,指向了京城的北门。 3. 去国一惆怅,悠然销旅魂:离开了国家感到惆怅不安,心情郁闷。 4. 更念平生欢,展转增愁烦:回想起过去的快乐时光,心中更加忧愁烦乱。 5. 夙昔在交游,意气侠乾坤:以前在交往中,意气相投,豪情壮志。
这首诗是陈冠儒为肇祀重光卷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族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望。 肇祀重光卷为陈冠儒题:开始祭祀,纪念祖先,重光家族荣耀。 吾宗冠儒氏,抱艺南海湄:我的家族以儒学为荣,技艺高超,犹如在南海之滨。 平生学孔颜,事事余所师:我的生平学习孔子、颜回等人的教诲,他们都是我所敬仰的老师。 上念先德隆,水木兴遐思:我思念祖先的德行高尚,他们的智慧如水木一般生生不息。 肇祀修明禋,甫田载营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于诗歌的内容、结构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还要能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分析出诗歌的主旨思想。此诗写诗人在春天乘船游览严陵钓台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首联点明游子有游兴;颔联写诗人下江乘舟,凌晨访严陵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甘露园为宫詹何仁仲题》。 译文: 上卿何仁仲倡导道学于楚江之湄,千古云霄见羽仪。 选胜恰当䢵子国,为园堪比习家池。 共传绿野成堂日,正是青衿讲业时。 砌畔丛兰如九畹,林端瑞露似三危。 擎空奋有金茎色,拂汉今多玉树枝。 玄圃烟光纷委藉,赤城霞采并昭垂。 披图漫尔将乘兴,载酒凭谁可问奇。 几度临风频怅望,新题先与订芳期。 注释: 1. 上卿:指唐代名臣李德裕,曾官至中书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圈出诗句中的关键词,并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来赏析。此题中,“少小出香闺”是说“我”年少时就离开了温馨的家室。“与君初结缡”是说“我”和“君”刚刚结婚。“愿言永欢好”是说“我”希望夫妻永远相亲相爱。“窃比连理枝”是说“我”暗暗地以柳树作比,希望夫妻像柳树一样亲密。“忽君有行役”
【注释】陪给谏岘山夕酌:陪侍给谏在岘山傍晚饮酒。 陪给谏,唐代官职名。给事中、中书舍人、谏议大夫皆属中书省,称给事中官、中书舍人官、谏议大夫官。此指中书舍人。 陪,陪同。 给谏,古代官名。汉以后为谏官之通称,唐有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 岘山,即樊山,在今湖北襄阳市。晋代诗人王粲曾登岘山,作《登楼赋》,抒发怀乡思亲之情。 夕酌,傍晚饮酒。 锦瑟瑶尊送夕晖,城头钟漏渐稀微。 锦瑟瑶尊
【解析】 此诗为作者客居异地时,怀念故乡之作。首句点明时节和气候特征;第二句写暑热之极;第三四句描写了狂风暴雨的肆虐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第五六句,写诗人避雨归来时的情态;第七八句,写诗人思念故园的心情;最后两句抒发了归隐田园的愿望。 【答案】 (译文)大火还没有西流,天气酷热,热气逼人;狂风席卷着长街,漫天飞扬的尘埃遮天蔽日。回马时避开高贵之家,奔驰如飞似湍急流水
诗句:与子一为别,星华几度移 译文:与你分别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滞了,星辰和花朵都在一瞬间凋零。 注释:星华,指星辰和花卉的美景。几度,多次。移,凋零。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感。首句直接点明了主题,与友人分别,时间仿佛凝固一般,星辰和花卉都在一瞬间凋零。次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情感,两人虽然有约在先,但最终还是无法相聚。第三句又回到了别离的情景,道路崎岖,友人远去,只留下诗人独自惆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来分析即可。 “海岸潮生渔艇归”,意思是海岸边的潮水涨起,渔民的渔船回来了。“家家持得鳜鱼肥”,意思是家家户户都拿着肥美的鳜鱼回家了。《新唐书·南蛮传下》载:鳜鱼出南海,多在春末夏初产卵,此时正是海潮涨起之时。诗人以海潮喻春潮,既生动地写出了江南春潮的特点,又暗示了渔民们丰收归来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