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来分析即可。 “海岸潮生渔艇归”,意思是海岸边的潮水涨起,渔民的渔船回来了。“家家持得鳜鱼肥”,意思是家家户户都拿着肥美的鳜鱼回家了。《新唐书·南蛮传下》载:鳜鱼出南海,多在春末夏初产卵,此时正是海潮涨起之时。诗人以海潮喻春潮,既生动地写出了江南春潮的特点,又暗示了渔民们丰收归来的时间
注释:寄寿蔡姊丈日省 在望梅关的道路上,道路漫长,我几次远远地看见少微的光。 风尘中做官的心应感到懒散,水月从你的意愿未忘记。 北海的青尊映照暮色,东篱的黄菊散发着秋芳。 何时能拂袖烟霞里,直取南山佐寿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他的姐姐的丈夫蔡日省的生日所写的祝寿诗,表达了他对其生日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望望梅关道路长”,描绘了作者对梅关道路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之情
【注释】 1. 飞来寺:在今河南省林州。 2. 炎方:指炎热之地。岛屿:指林州附近的太行山中的石峡口,有黄河穿流其中。自潆回:自然曲折盘旋。 3. 谁遣:是谁让开的?奇观:奇特的景观。 4. 巨灵:指传说中的大禹。驱石:驱赶巨石至此处。 5. 恍疑:好像。神女弄珠:相传西施以美色诱人夫婿范蠡,后来二人泛舟五湖时,西施将珠宝投入水中,化为游鱼。 6. 砥柱中流:三门山是古代黄河上的重要关隘
诗句释义: 1. 宋帝乘舆南狩日:指南宋末年,皇帝在金兵进攻下逃亡的情景。 2. 厓门山色郁嶙峋:形容厓山(今位于广东珠海)的山势险峻、壮观。 3. 拟凭冠履回天步:意指想通过恢复宋朝来改变局势。 4. 岂谓旌旗仆海滨:意思是说哪里想到金军已经占领了沿海一带,无法再战。 5. 周社讵令移九鼎:周朝的社神象征国家安危和政权稳定,岂能轻易转移呢? 6. 商家犹喜见三仁
【注释】: 1. 汉江:长江上游的支流。2. 放舟东下:乘船顺江而下。3. 怅然:失意的样子。4. 巴蜀:四川一带,古称“巴”和“蜀”,这里泛指四川一带。5. 渺渺:遥远、辽远的样子。6. 居人:住在这附近的人。7. 门向波间出:家门在水中间。8. 客子:过客、游子。9. 浮海兴:航海旅行。10. 时危:时代危乱。11. 济川才:治理国家的才能。12. 河洛:黄河下游地区,这里借代河南一带。13
【注】山矾障:以山矾木为屏障。窱(huàn):用树枝或竹枝编织成屏障。萧森:形容山林幽静。 一障红尘隔,幽人何处寻? 【译文】:用山矾木编成的屏障把人隔开,这清幽的地方,我要找谁去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山矾障”,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 此题考核诗歌的综合赏析,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译文】 在渔阳的幕府中,我常常怀着羁旅的愁思。 搔着头发,望着天涯,漂泊无定,年华已逝。 雄心暗随流云飘渺,倦眼斜看落日西下。 迢递关河,稀少过雁,萧条边戍传来悲笳声。 家乡的松菊如今又怎样?归家路上树树乌鸦啼。 【注解】 ①“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属河北; ②“旅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作者对弟弟德本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 清时遁迹寄樊邱:在清廉的时代选择隐居,寄托于樊邱这个地方。 - 卜筑林塘幽更幽:选择在树林和水塘边定居,显得更加幽静。 - 行乐尔今成鹿梦:你们现在的生活像在梦中一样,不再快乐。 - 栖迟谁与并菟裘:谁来与我共同享受这种悠闲的生活? - 高云锦石空相映:高高的云朵与五彩的石头相互映衬。 -
湘云径 蒋径秋阴满,琅玕翠色环。 莫云湘浦远,只在茂林间。 指蒋山之径。湘云,指湘江的流水。径,指小道。秋阴,指深秋季节的阴暗天气。琅玕,美玉的意思,这里代指桂树。环,环绕。莫云,不要说。湘浦,指湘水入鄱阳湖的地方。湘浦远,指距离很远。茂林间,茂密的树林里。赏析:诗人在蒋山的小路上行走,秋天的天空布满了阴沉的气息,桂树的绿叶如同镶嵌着翠绿宝石般环绕在路边。不要以为湘水很遥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十年踪迹故山违,万里间关客路归。 释义:离家十年,足迹已遍布故乡的山川;如今远离家乡,长途跋涉回到了故土。 关键词:踪迹、故山、违、万里、间关(形容旅途艰辛)、客路(指旅途中) 2. 本为看云频趣驾,岂知到日独沾衣。 释义:原本打算经常驾车观赏云彩,却没想到到了目的地后独自哭泣湿了衣裳。 关键词:本为、看云、频趣驾、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