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方岛屿自潆回,谁遣奇观此地开。
可是巨灵驱石至,恍疑神女弄珠回。
共看砥柱中流壮,不尽川源五岭来。
屈指人寰那得似,依稀东海见蓬莱。
【注释】
- 飞来寺:在今河南省林州。
- 炎方:指炎热之地。岛屿:指林州附近的太行山中的石峡口,有黄河穿流其中。自潆回:自然曲折盘旋。
- 谁遣:是谁让开的?奇观:奇特的景观。
- 巨灵:指传说中的大禹。驱石:驱赶巨石至此处。
- 恍疑:好像。神女弄珠:相传西施以美色诱人夫婿范蠡,后来二人泛舟五湖时,西施将珠宝投入水中,化为游鱼。
- 砥柱中流:三门山是古代黄河上的重要关隘,位于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黄河水流经此峡谷,形如砥柱,所以称为“砥柱”。
- 川源:河流。五岭:指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和江西、贵州之间的五条山脉,因地势险要而得名。
- 屈指人寰那得似:屈指,即用手指计数,意指数算。人寰,这里指人间世界。那得,怎么能够比得上。蓬莱,传说中海中仙山,在渤海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飞来寺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六句写飞来寺周围的环境,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感受与赞美。
说明此地是著名的风景区。第二句写景,突出此地之奇秀。“奇观”二字点明主题,而“谁遣”则暗示出这一奇景并非人为所致。第三句进一步描绘出这一奇景的壮观景象。第四句写诗人由此产生的联想。诗人看到如此壮观的自然景观,联想到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人物,如大禹治水、西施投珠等故事,从而产生一种豪情壮志,并以此激发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第五、第六句写眼前之景,用“共看”和“不尽”两词,写出了黄河的雄伟与源头的源远流长。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想。诗人想到人间仙境,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发出由衷的赞美:“屈指人寰那得似”,意思是说人世间哪能有这样神奇美丽的地方呢?结尾两句又回到诗题,点明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