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乘舆南狩日,厓门山色郁嶙峋。
拟凭冠履回天步,岂谓旌旗仆海滨。
周社讵令移九鼎,商家犹喜见三仁。
行朝故迹千年在,异代瞻依倍怆神。

诗句释义

  1. 宋帝乘舆南狩日:指南宋末年,皇帝在金兵进攻下逃亡的情景。
  2. 厓门山色郁嶙峋:形容厓山(今位于广东珠海)的山势险峻、壮观。
  3. 拟凭冠履回天步:意指想通过恢复宋朝来改变局势。
  4. 岂谓旌旗仆海滨:意思是说哪里想到金军已经占领了沿海一带,无法再战。
  5. 周社讵令移九鼎:周朝的社神象征国家安危和政权稳定,岂能轻易转移呢?
  6. 商家犹喜见三仁:商人对忠诚于国家的三位仁人志士(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仍抱有希望。
  7. 行朝故迹千年在:表示南宋朝廷的遗迹仍然存在,历经千年。
  8. 异代瞻依倍怆神:对于历史和过去的朝代,人们常常怀有深深的怀念和悲伤之情。

译文
宋帝乘坐銮驾逃离南方时,
面对厓山险峻的景色感到震撼。
曾经试图借助忠臣的力量扭转乾坤,
却没想到金军已经控制了沿海地区。
周朝的社神岂能轻易被搬走?
商人对三位忠义之士仍然抱有期望。
南宋朝廷的遗迹虽然历经千年依旧存在,
不同时代的人看到这一切都会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南宋时期的南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哀思。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敏锐的历史观察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对人物的塑造,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实的关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民族未来的忧虑,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时代的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