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十年踪迹故山违,万里间关客路归。 释义:离家十年,足迹已遍布故乡的山川;如今远离家乡,长途跋涉回到了故土。 关键词:踪迹、故山、违、万里、间关(形容旅途艰辛)、客路(指旅途中) 2. 本为看云频趣驾,岂知到日独沾衣。 释义:原本打算经常驾车观赏云彩,却没想到到了目的地后独自哭泣湿了衣裳。 关键词:本为、看云、频趣驾、到日
【注释】 卧病:躺着生病。 递运大使:指转运物资到各州府的官署。陆一鲸: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曾为转运使。念余:怀念我。“尝仕其郡”二句:曾为吴郡太守的陆一鲸,几次来看望。心嘉其谊(yì义):对陆一鲸的情谊表示赞赏。 孤署:指偏僻荒凉的地方。 旧游从仕客:指与我有交往而任职于官府的人。 淮阳:指扬州(治所在淮阴)。何武:东汉人,任过尚书令。河内:指河南一带。寇恂(xùn殉):东汉人,曾任河内太守
注释: 惨淡霾云暗大荒,海天愁思总茫茫。 (雾气弥漫的阴霾遮住了荒野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思) 寻常侠气还谁在,生死交期只自伤。 (曾经豪迈侠义之气如今何在?生死相交的情谊只有自己独自悲伤) 岁月无情堪涕泪,乾坤何处问行藏。 (岁月流逝无情,泪水满眶,我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去向?) 几回肠断茆溪路,衰草寒烟共夕阳。 (多少次在茆溪路上肝肠寸断,衰败的草丛中弥漫着寒烟与夕阳相伴) 赏析:
【注释】 1. 《渔阳》:古郡名,治所在蓟县。后借指京城。 2. 集渔阳署中:聚集在一起在渔阳官府中。集,聚会;渔阳,地名,今北京市北部及天津市武清区一带。 3. 适:恰巧。 4. 红药:红花,即牡丹花。 5. 得重字:得到重复的字。 6. 翠紫:绿色、紫色交杂,形容春天景色。 7. 何来:何处而来。过从:往来。 8. 元龙豪气应无赖:元龙(陈元龙)豪迈的气概与无赖相称。元龙,三国魏人陈登
【诗句释义】 1. 苕上山川何壮哉:苕,即今湖北鄂州。苕上山川,是指鄂州一带的山水景观。何壮哉,形容其壮丽、宏伟。 2. 上卿池馆此中开:上卿,古代官名,这里指代诗人的官职或地位。池馆,指园林水榭之类的建筑。此中开,指这些园林水榭在此地(鄂州)得以建立。 3. 松崖风起涛声沸:松崖,指山崖上的松树。风起时,风吹动松树枝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涛声沸,形容海浪翻滚,声如雷鸣。 4. 萝径烟消翠色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甘泉烽火未消忧,当食还谁借箸筹。 - 甘泉烽火:甘泉,古地名,这里指边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此处比喻边关战事。 - 未消忧:战事未结束,仍让人忧心。 - 当食还谁借箸筹:食物尚且需要人准备,何况是决策大事?借箸筹,比喻谋划军国大事,箸和筹都是工具或方法。 2. 可是筑坛能拜将,便将投笔待封侯。 - 筑坛:在战场上设立指挥部,筑坛,指建立军事指挥系统。
【注释】 ①送成参藩君迪之京:送成公(王成)出使京城。成公是唐玄宗时人,因受李林甫排挤,贬为参戎,后任安西四镇节度使。②翠微:指华山。华山在陕西华阴东,以秀丽著称。③双剑:喻指君臣关系。④帝城:指长安,当时称京师为长安。⑤鹓序:比喻朝廷官员的行列。⑥河渚:指黄河岸边。⑦“蓟门”句:言自己思念友人,就像思恋家乡的蓟门烟树一样难以断绝。 【赏析】 此诗当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送成公出使京都之时
```plain 春风曾忆倚琼枝,回首分携在路岐。 每见停云添怅望,几回明月寄相思。 栖迟自笑冯唐老,萧瑟谁堪宋玉悲。 何日相逢邵公饮,高谈碣石尽襟期。 注释: - 春风曾忆倚琼枝:春天的风中似乎还残留着你曾经倚靠在琼树枝上的气息。 - 回首分携在路岐:回想起我们分手时的情景,分别就发生在道路的岔路口。 - 每见停云添怅望:每次见到天空中的云彩都让我更加感到怅惘和思念。 - 栖迟自笑冯唐老
【注释】 ①高博士:即指高适。正甫:字公旦,号正甫,唐代诗人。②蕃:茂盛。③璧水:古称泾水,泾河的旧名,泾河上源在今甘肃境内,下游流经陕西、甘肃二省至安徽入江。④青藜(lí):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⑤委吏:指小官。⑥销魂:形容极度悲伤。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开元二十一年(743)春日作于长安的怀念友人高正甫的诗,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春风此日到桥门”,春风和煦,吹拂着桥门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作内容分析鉴赏。此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师道。 【译文】 十年漂泊生涯,东去西往,今日湖山之景,我与友人一同览眺。 合浦郡的明珠悬挂于夜色之中,延津县的双剑倚靠于秋天的空阔之处。 我的虚名总是付之于浮云之外,而离别之情则萦绕于落日余晖之中。 您到达武夷时,将穷尽九曲之胜,新题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