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上山川何壮哉,上卿池馆此中开。
松崖风起涛声沸,萝径烟消翠色来。
洚水几年勤禹稷,名园何日集邹枚。
清狂游兴应无尽,愧乏登高作赋才。

【诗句释义】

  1. 苕上山川何壮哉:苕,即今湖北鄂州。苕上山川,是指鄂州一带的山水景观。何壮哉,形容其壮丽、宏伟。
  2. 上卿池馆此中开:上卿,古代官名,这里指代诗人的官职或地位。池馆,指园林水榭之类的建筑。此中开,指这些园林水榭在此地(鄂州)得以建立。
  3. 松崖风起涛声沸:松崖,指山崖上的松树。风起时,风吹动松树枝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涛声沸,形容海浪翻滚,声如雷鸣。
  4. 萝径烟消翠色来:萝径,指藤萝覆盖的小道。烟消,指烟雾散去。翠色来,指草木茂盛,绿意盎然。
  5. 洚水几年勤禹稷:洚水,指大河。禹稷,指大禹和后稷,均为古代贤明的帝王。勤禹稷,形容为国为民勤劳努力,治理有方。
  6. 名园何日集邹枚:名园,指有名的园林。邹枚,指春秋时期的两位著名隐士,他们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集邹枚,意为聚集这些高洁之士,共同追求理想。
  7. 清狂游兴应无尽:清狂,形容心情舒畅、豪迈不羁。游兴,指游览的兴趣和兴致。无尽的,表示无穷无尽,永远没有穷尽之意。
  8. 愧乏登高作赋才:愧乏,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才华去做这件事。登高作赋才,意为登高而吟咏诗文,表现自己的才华。
    【译文】
    在鄂州(苕上),山水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上卿池馆在此地得以建立。风吹过松崖,海浪翻滚,声如雷鸣。藤萝缠绕的小道,烟雾飘散,一片绿意盎然。多年来为国家勤劳努力治理江河的大禹和后稷,如今在这里得到了聚集。我内心充满了游览的兴致,但因自身才华不足,未能尽情表达出来。
    【赏析】
    这首诗是潘印川先生在游览鄂州(苕上)的山川美景时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对游览兴趣的满足感。
    首句“苕上山川何壮哉”,直接点明了游览地点——鄂州(苕上)。这里的山川景色壮观宏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作者通过对上卿池馆的描述,展现了鄂州的自然之美。这里的池馆不仅建筑精美,而且与周围的山水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三句“松崖风起涛声沸”,进一步描绘了鄂州的自然景观。风吹动松树枝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海浪翻滚,声如雷鸣。这种声音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感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美景之中。
    最后一句“愧乏登高作赋才”,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他虽然游览得十分开心,但却因为没有才华而无法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遗憾之情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赞美鄂州的自然风光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谦逊内敛的性格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