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煦
【注释】 感兴:即“感兴诗”,是汉魏以后的一种古体诗,多以抒情为主,兼有写景。拆群植:拆,拆开,分解;群树,指树木;植,草木,引申为植物。淡荡:恬静淡远。 和:应和,应答。先于人:指早于世人。况我圣明父:何况我的圣明的父亲(皇帝)。奉天弘至仁:奉行天子之道,发扬至高无上的仁慈。遂:于是,就。六合:指天地四方。 怡然乐吾真:怡然自得地快乐着自己真正的乐趣。斋阁:指书斋、官署。怡然:喜悦的样子。
诗句释义 1 "疏泬带小雪,皎皎当前楹。":描述天气清冷,天空中飘着细小的雪花,明亮的月光照射在屋前。 2. "暗香袭罗幕,诗怀浩然清。":暗示着诗人沉浸在诗意中,心境清明、高远。 3. "呵手写新句,异彼尘俗情。":诗人挥笔写下新的诗句,与平庸世俗的情感不同。 4. "追咏古帝王,得失相与评。":诗人追念古代的帝王,并思考他们的得失之处。 5. "污青究心迹,丹铅分重轻。"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武皇藉文景:这里的“武皇”指的是汉武帝,他借用了汉朝文景二帝(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 2. 民殷仓粟陈:这里的“民殷”表示人民的财富丰富,粮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这句话描绘了国家富裕的景象。 3. 不守清净化:这里的“守清静”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纯洁
【注释】 1. 寺人:古代官名,掌王之侍从、内侍等事。 2. 司阍:指掌管大门的官吏。 3. 秦汉:这里指秦朝和汉代,即秦始皇和汉武帝。 4. 唐初:指唐朝初期。 5. 高贵:皇帝的尊称。 6. 宣懿:即唐代女皇武则天。 7. 社稷:指国家政权或国家本身。 8. 全忠:指朱全忠,五代时期后梁的建立者。 9. 家奴:对宦官的蔑称。 10. 虑患防须早:意谓要及早预防祸害的发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洞天秋望赐周玄初》。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蓬莱宫阙涵清秋,羽客临风闲倚楼。 - "蓬莱宫阙"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即蓬莱仙山。 - "涵清秋"意味着秋天的气息弥漫在蓬莱宫阙中。 - "羽客"是指那些身穿羽毛服饰的仙人。 - "临风闲倚楼"描绘了仙人悠闲地站在楼上观赏风景的情景。 2. 海天一碧湛杯水,尘埃九野分中州。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某些统治者的批判和反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三五肇人极:三皇五帝开创了人道的巅峰,圣人之道多么崇高伟大。 2. 圣道何巍巍:圣人之道是多么崇高伟大。 3. 夏殷逮成周:夏商周到成周,文化逐渐发展繁荣。 4. 吕政绝天纪:吕政断绝天道,政治残酷苛刻。 5. 万姓坐涂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6.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诗,作者是明代的诗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磊落元始祖,英名出天然。 - “磊落”是指心胸开阔、不拘小节。“元始祖”指的是元朝的创始人忽必烈。“英名出天然”意味着他的名字和功绩都是自然形成的,无需修饰。 2. 继统一海内,彬彬任才贤。 - “继统”指的是继承皇位。“四海之内”指的是天下各地。“彬彬”是指文雅。“任才贤”指的是任用贤能的人才。 3.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诗人钱谦益的《拟古诗》。诗中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乱象,如奸臣得势、政治腐败、群雄蜂起等,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顺帝饶巧思,良工弗能及。 顺帝(即明武宗)虽然有聪明才智,但可惜没有遇到合适的良工来辅佐他。 奇后亵坤仪,储子骄相袭。 奇后(即刘瑾)破坏了朝廷礼仪,储子(即太子)骄傲地继承皇位。 奸回屡登崇,弊政滋郡邑。 奸臣反复得到升迁,弊政在郡县中蔓延。
【解析】 此诗首句“我怀蓬岛之仙人”,即写诗人对仙境的向往。第二句写自己驾着朱凤,骑着紫麟,与仙人一起飞升到蓬岛仙山。第三句“瑶池清宴接谈笑”,即写在蓬岛上与仙人欢饮作乐、畅叙友情的情景。第四句“误落尘寰经几春”,即写因思念仙境而久客他乡,已过了好几个年头,如今才得到仙人的消息。五至八句,写接到仙人书信后的情景。第九句是说:那封书信中还有着洞章字呢!第十一句是说:这洞口的桃花好像还是去年开的
道君临天位,聪明胜前人。 绍述溺新法,抛弃了先王仁德。 昏庸荒淫事花石,艮岳排秋云。 师相宠信京贯,狂妄开燕云。 藩篱已经撤除,狼虎成群。 吞噬骨肉至,和议纷纭。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尘。 至今窃愤录,一看仍伤心神。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它通过描述历史上的几位皇帝,揭露了他们荒淫无度、昏愦无能的本性。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韵脚为上声二十六寝韵。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