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天锡
送人之燕 燕云七千里,子去匆匆。 译文:燕子的翅膀伸展开来,覆盖了七千里的距离,你却匆匆离开。 赏析:这句诗用燕飞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通过燕子的飞翔距离之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之情。"子去匆匆"则直接点明朋友离去的速度之快,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注释:燕云:燕子的翅膀伸展开来。七千里:形容距离之远。子去匆匆:子:你。去:离去。匆匆:迅速。 第二句:酒尽溪头上
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 - 一宿大枫岭:在一夜之后,诗人在壮丽的大枫岭下休息。 - 客怀殊未厌:尽管是夜晚,但诗人心中并未感到厌倦。 - 梦残山鸟识:梦中仿佛山中的鸟儿也认识他。 - 衾薄野云添:薄薄的被子似乎被野云添厚了。 - 淡月窥幽户:淡淡的月光偷偷地照进了房间。 - 寒泉近短檐:清冷的泉水接近了简陋的屋檐。 译文 一晚在大枫岭,客人的胸怀并没有厌倦。
立春前二日下茶洋 客路侵残岁,归心胜急湍。 寒风吹落日,健橹下层滩。 石过鼋鼍走,山来剑戟攒。 华堂荐松韭,能得预春盘。 注释:立春节气前的第二天,诗人来到茶洋(今福建南安市水头镇)。旅途中,他感叹客途的艰辛和时间过得飞快,归心似箭一般迫切。寒风吹拂着落日,健橹(大木船)缓缓驶下险滩。经过的地方,石块被水流冲刷,鼋鼍(一种爬行动物)四处奔逃;远处山峦起伏,剑戟(古代兵器,比喻险峻的山峰)密集丛生
【注释】 饮易妙山亭和司空琬韵:在酒宴上吟和诗。易(yì)妙:地名,即今山西太原北郊。 风磴逶迤(wēi yí)到此亭,掀髯长啸骇(hǎn)山灵:风声悠扬的山路蜿蜒到此地,我捋着胡子大声地吼叫,使山林都为之震动。 渐离故宅林枫暗,郭隗荒台野蔓青:渐渐地离开故乡的旧宅,林中枫叶已经变黑,郭隗的荒废台榭上野草蔓延。 白水一泓云作液,杂花三月锦为屏:白水流经的地方形成一片清澈的水潭
【注释】 春风:春风吹拂。怜病:怜悯生病的人。分暖:分送暖气。窗纱:窗户上的窗花,用来隔断寒风。雉堞(zhi è):古代城市中高大的城墙上所筑的小土堆。无雪:没有降雪。茅茨(máo cí):茅草房顶。物有华:自然景物也显得美丽。惊心惟节序:惊心于季节的更替。快意:快乐。生涯:指自己的生活。南客:南方来客。今将发:现在就要离开。题书:写信。可问家:可以问候家人。 【译文】 春风送来温暖
以下是《送南光禄署丞徐麟》的逐句释义: 1. 诗句解读:西湖,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常常与文人雅集和浪漫情感联系在一起。在这句中,“曾共西湖醉画船”,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起畅饮于西湖之上,享受着如画的风景和美酒带来的愉悦。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2. 关键词注解:“镜天花雨忆鸣弦”,这里的“镜天”形容西湖的水面如同镜子一般清晰,而“花雨”则描绘了落花飘飞的美丽景象
【注释】陈生恪至询:陈生恪,名不详。至询:名不详。南峰读书处:《太平寰宇记》“建阳崇安有南峰山,上有南峰寺”。旧时山上竹林茂密,是读书之地。 政和(1111-1118年),北宋徽宗赵佶年号。政和年间,陈生恪、至询曾到南峰读书。 烟霞长为锁清阴:烟霞: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色。清阴:清幽的树荫。指山中树木苍翠,云气缭绕的景象。 谷口吟窝花覆深:谷口:指山谷入口的地方。吟窝:指山岩上的洞穴。花覆深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穿岩越壑访遗踪,直度虹桥扣石钟。 - 穿岩越壑:形容深入山岩洞穴探寻古迹。 - 访遗踪:寻找古代遗迹。 - 直度虹桥:指直接通过一座桥。 - 扣石钟:敲打石头制成的钟。 - 注释:诗中提到的“南岩寺”与“葛仙洞”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2. 云幕半笼青菡萏,砂床长荐紫芙蓉。 - 云幕半笼:天空中的云雾仿佛半掩着帷幕。 -
【注释】 张文献公祠:指唐朝的宰相张九龄的祠堂。 芙容山:指芙蓉山。 曲江:在长安(今西安)东南,即今天的华清池。 千秋鉴:千年的镜子。 凌云楼:直入云天的高楼,此处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野草荒烟:野草荒芜,烟雾弥漫。 红蘅碧杜:红色的蘅芷和碧色的杜蘅,这里指香草。 双溪:指泾水和渭水的汇合处,古人认为这里是贤人的流放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联,每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寻幽,寻找隐逸之处,以逃避尘世的纷扰。 无此地,这里指代一个可以让人找到隐逸之地的地方。 可以息尘纷,这里的“尘”指的是人世间的烦恼与纷争,“息尘纷”表示在这里可以远离这些烦恼与纷争,找到内心的宁静。 藤络悬崖石,藤蔓缠绕在悬崖上的石头上,形象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画面。 风回出洞云,风吹过山洞,使洞口周围的云雾飘散开,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景象。 因棋耽晚景,因为下棋的缘故,耽溺于欣赏傍晚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