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
诗句原文: 去日云燕赵,书来又豫梁。 东邻抱儿妇,犹恨嫁行商。 注释解释: - 去日云燕赵:指过去的一段时间,可能是在河北的燕赵地区。 - 书来又豫梁:收到书信时,又回到了河南的豫州。 - 东邻抱儿妇:邻居家有个抱着孩子的妻子。 - 犹恨嫁行商:仍然遗憾当初离开丈夫去经商。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董纪创作的《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其七》的一部分。诗人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回忆
诗句:水面落花红,天涯芳草绿。 译文: 春天来了,水面上飘落的花瓣如同红色的雨,天涯处长满了新绿的小草。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董纪所作《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通过对落花、芳草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水面落花红”与“天涯芳草绿”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水面上的落花与远方的芳草,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注释】: 雨连续下了三个月,春天还剩下一分多。 傍晚饮酒,早晨也饮,长歌短歌,一唱再唱。 【赏析】: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九》:“雨连三月久,春剩一分多。暮醉兼朝醉,长歌复短歌。”此诗写春日的闲情逸致,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雨、酒、歌三个元素,将春夜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雨连三月久”,说明春雨绵长,已经下了一个多月。这既写出了春雨的绵绵不绝
释义:好花容易凋谢,恶草自然生长。我也有憎恶,面对无情却有情。 注释:好花:美丽的花卉;恶草:讨厌的草木。对有情:面对。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好花容易褪”与次句“恶草自然生”,都是以自然界的现象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同时,这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第三句“我亦徙憎爱”,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他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邪恶事物的厌恶
诗句释义: 世态有古今,江山本无异。 译文: 世间的变迁和不同朝代的更迭,山河原本就没有什么不同。 关键词注释: - 世态有古今:指世事的变化无常,涵盖了历史的各个时期。 - 江山本无异:强调无论时代如何更迭,自然景观和江山始终未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世态有古今,江山本无异"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注释:柳树枝条低垂,就像金缕般细长柔美。野鸭的羽毛颜色如同玉蛆一般晶莹剔透。即使没有山简的马匹,也要学会倒骑驴子。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景的诗。首句“杨柳低金缕”写柳枝随风飘动,犹如金色的丝线,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次句“鸬鹚滟玉蛆”,则以鸬鹚(一种水鸟)和玉蛆(一种昆虫)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水中生物的活动状态,富有生活气息和趣味性。三句“纵无山简马”
【注释】 梅雪轩:在杭州西湖孤山的梅亭。 煮茶:以雪水烹茶为“雪煮茶”。 三首:这是组诗的第三首。 其三:即《雪煮茶三首》之三。 肩舆:轿子。 劳:劳苦,烦扰。 主:主人,指诗人自己。 赊:不急不迫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在浙江杭州时所作。当时他任杭州行省平章政事。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写梅雪轩煮茶之事,来表达对闲适淡泊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首联:“梅雪轩中雪煮茶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首句释义:“梅雪轩中雪煮茶,一时清致更无加。” - 梅花雪:此处“梅花”并非指真实存在的风景或植物,而是用来形容雪的美,如同梅花一般清新脱俗。 - 雪煮茶:将雪放入茶中烹煮,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茶饮体验,增添了茶的味道与香气。 - 清致:形容茶水清澈、纯净,带有淡淡的清香。 - 更无加:表示这种茶饮的体验是独一无二,非常独特,难以用其他方式替代。 2. 次句释义
《宋太祖雪夜幸赵普第》是明朝诗人董纪创作的七言绝句: 1. 诗句解析: - 风雪开门夜甚寒,此来非但一尊欢:描述了宋太祖赵匡胤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到访赵普家中的情景。“风雪”描绘了当时的天气恶劣,而“夜甚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程度,这种极端的天气和严寒的环境,衬托出宋太祖来访时的不易。“此来非但一尊欢”表明这次访问并非仅仅是为了饮酒欢聚,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 2. 译文赏析: -
【解析】 本诗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纪游抒怀之作。诗人夜宿苏州城外的枫桥,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野店沽来酒欠浓”,写自己来到客舍沽酒解闷,但酒尚未饮好。这两句看似平淡,实际上蕴含着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感,同时暗示出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客愁今夜又相逢”,写今夜又是一轮明月当空,照见我孤身一人,倍感凄凉。这两句是说:今夜又是一个人,又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