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陈
山水图 青山万仞高插天,晴岚暖翠浮云连。 何人结屋在平麓,药栏藓径柴门偏。 潺湲一曲清蘋水,石矼隐若脩虹起。 竹杖芒鞋白发翁,长裾步屐松阴里。 遥岑一带远苍苍,上有楼台是宝坊。 赤髭白足知何在,门掩绿萝眷昼长。 注释: 1. 青山万仞高插天:形容青山非常高峻,仿佛直插云霄。 2. 晴岚暖翠浮云连:晴天的山岚和暖色的绿色交织在一起,与飘浮的云雾相连。 3. 何人结屋在平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题画马》,描述了一匹画马的形象和特点,通过描绘马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展现了马的高贵气质和英勇形象。 首联【房星委地光如虹,渥洼水与银河通。】:描述画面中的马在夜空下闪耀着光芒,仿佛是一道彩虹。马的蹄下流淌的水如同银河一样清澈明亮。 颔联【漫说千金大宛种,争看八尺荥河龙。】:虽然大宛马被誉为千里马,但画中的龙马更令人瞩目。它矫健有力,奔跑如龙,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速度和力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翻译: 1. 第一句: “一区胜景知何许?” —— 一片美景究竟在哪里? 2. 第二句: “山色浓如初过雨。” —— 山上的景色浓郁得就像刚刚下过雨一样。 3. 第三句: “酒旗茅屋稻花田,渔网竹篙芦叶渚。” —— 酒旗飘扬在茅草屋里,稻田里稻花盛开。渔民们用竹竿和芦苇撑着小船在水边捕鱼。 4
诗句释义: 春风拂面,微醺中观赏着盛开的花朵,不要忘了秋天的江水里蕴含着我们离别时的深情。 译文: 在春风中沉醉于欣赏花景之时,请不要忘记秋天江水中流淌着我们深深的离别之情。 注释: - 春风被酒看花处:春风和美酒相伴,赏花时陶醉其中。 - 莫忘秋江别意长:不要忘记那秋天江水里的离愁别绪绵延不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和秋天的感慨之情。春天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
败苇萧萧秋几月,花吐黄云未成雪。 译文:秋天的芦苇已经败落,黄色的花还没有结成白色的霜,就像天空中的云。 注释:败苇萧萧,意思是秋天的芦苇已经凋零,萧萧声代表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秋天景色的萧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花吐黄云未成雪。 译文:黄色的花还没有结成白色的霜,就像天空中的云。 注释:花吐黄云,意味着花朵的颜色像云一样洁白而没有形成霜。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比
【注释】 过开河:经过开河。客途:旅人行程。淮北:指淮河以北地区。平湖:大湖。旷无极:空旷辽阔。风埃:风尘。篷:船篷。忽见:忽然看见。湖光与山色:指湖上风光和远处的山色。平湖万顷际遥天:湖面宽阔,水天一色。露苇:露湿的芦苇。风荷:风吹过的荷花。渺然:渺茫的样子。红鳞:指鱼的鳞片。逃网:逃避渔网。白鸟群飞不避船:指白鹭等鸟类在水面飞翔时并不害怕渔船。远山:远方的山峰。才数点:只有几座。雨馀:雨后
诗句赏析: 春寒毕竟无多日 二月燕城暖渐回,北风吹雪遍楼台。 注释: “二月”指的是二月,“燕城”指燕京,即现在的北京地区。诗人通过描述二月的京城渐渐回暖,北风带来了雪花,使得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之中。“暖渐回”表现了春天的气息逐渐到来,但同时也暗示了冬日的严寒尚未完全退去。“北风”和“吹雪”描绘了寒冷的气候和天气状况。而“楼台”则象征着高耸的建筑,可能是指宫殿、塔楼等
不寐 客夜耿无寐,其如钟漏稀。 入帘霜气重,当户月华微。 切切候虫语,萧萧寒叶飞。 拥衾成永叹,不是为无衣。 译文: 客夜难眠,其原因何在?唯有那钟声的滴答声和时间的流逝让我辗转难眠。 进入房间时,我被一层厚重的霜气所包围。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但光芒很微弱。 窗外的昆虫鸣叫声此起彼伏,寒风中飘落的树叶也不停地飞舞着。 躺在床上,我久久地叹息,不是因为寒冷没有衣服穿。 赏析:
【注释】 ①锡:和尚用的行囊。 ②碧空:湛蓝的天空,即天空。 ③宝坊:寺院的屋宇。 ④青松树:寺院里的古松,常青不老。 ⑤东:这里指方向,向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僧归乡作诗。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僧人归乡的行程比作“一锡南飞”,形象生动;又用“宝坊遥在白云中”来描写僧人归途中所见的景色,使读者如临其境。最后两句“定知门外青松树,别后新枝已向东”,既点出了送别的地点是寺门之外
出郊时极目,禾黍遍村畦。 雁入层云小,天围旷野低。 风沙连塞北,烟树接辽西。 去去前村近,槐阴闻午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