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锡南飞度碧空,宝坊遥在白云中。
定知门外青松树,别后新枝已向东。
【注释】
①锡:和尚用的行囊。
②碧空:湛蓝的天空,即天空。
③宝坊:寺院的屋宇。
④青松树:寺院里的古松,常青不老。
⑤东:这里指方向,向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僧归乡作诗。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僧人归乡的行程比作“一锡南飞”,形象生动;又用“宝坊遥在白云中”来描写僧人归途中所见的景色,使读者如临其境。最后两句“定知门外青松树,别后新枝已向东”,既点出了送别的地点是寺门之外,又写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春天。
一锡南飞度碧空,宝坊遥在白云中。
定知门外青松树,别后新枝已向东。
【注释】
①锡:和尚用的行囊。
②碧空:湛蓝的天空,即天空。
③宝坊:寺院的屋宇。
④青松树:寺院里的古松,常青不老。
⑤东:这里指方向,向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僧归乡作诗。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僧人归乡的行程比作“一锡南飞”,形象生动;又用“宝坊遥在白云中”来描写僧人归途中所见的景色,使读者如临其境。最后两句“定知门外青松树,别后新枝已向东”,既点出了送别的地点是寺门之外,又写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春天。
【注释】 ①朝陵:到皇帝的陵墓去。即景:即目所见之景。即目所见,指眼前的风光景物。 ②原隰(Xi):平原和水泽。杳无际:无边无际。遥岑(Chen):高峻的峰峦。倚半霄:高耸入云。 ③淡烟:淡淡的烟雾。新野店:在郊外的一家店铺。 ④斜日古河桥:夕阳西下时的黄河大桥。 ⑤北望三关近,南看万里遥:从北面看,三门峡关、山海关、居庸关都近在眼前;从南面看,万里长城遥远而漫长。 ⑥行行:走一走。城郭:城市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诗的赏析。“游”是游览的意思,“虎丘”在苏州西南,山势雄伟险峻,风景优美。全诗四句一韵,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虎丘美丽的画面;后两句写人,刻画出了虎丘的幽深,表达了诗人对虎丘的热爱之情。 【答案】 译文:走出城才走了几里路,已经来到了白云飘渺的地方。只看见寺院的大门对着江水,却不知道寺院后面有座山。钟声一响,僧人们便从禅房中出来打坐,树林里传来鹤的鸣叫声,又飞回寺中
【注释】: 深谷人家住,松风散午烟:山谷中的人家,住在山里,松树的风声吹散了傍晚的烟雾。 云封数间屋,石甃几层田:云雾笼罩着几间房屋,石头铺设的台阶层层叠叠。 牵犬登山上,寻鱼到水边:牵着狗去爬山,找鱼到河边。 共言生事足,乐此太平年:一起说生活的足够了,快乐的是太平的年头。 【译文】: 在深幽的山谷中,人家住在山里,松树的风声吹散了傍晚的烟雾。 云雾笼罩着几间房屋,石头铺成的台阶层层叠叠。
【注释】 朝陵往还:指到皇帝的墓前祭扫。即景:眼前景物,眼前所见。 禾黍:指庄稼。 层云:指层层叠叠的白云。 天围旷野低:天空环绕着辽阔的原野。 塞北、辽西:泛指边远地区。 午鸡:中午打鸣的公鸡。 赏析: 此诗描写出郊时所见的景色。诗人在郊外极目远眺,只见遍地禾苗稻谷,一片丰盈的景象,远处雁儿飞入层云之上,使天空显得狭小。风沙弥漫,从边远的塞北吹来;茂密的树林与遥远的辽西相连。太阳偏西
【注释】 泊:停船。安港阻风:指诗人因阻风而停泊在港内,泊舟几近一个清晨和黄昏了。一泊几晨暮:意思是说,在海上航行了一天一夜。风涛未可涯:意思是说,海中风浪很大,难以预料其究竟有多大。 联舫:连接的船,即“并舫”。邻家:指船上的同伴。野庙鸦啼竹,村庄犬护花。鄮(bào)山:县名,今安徽巢县。犹不远:意思是说,虽然距离很近,但路途遥远。临眺:眺望。含嗟:叹息。 【赏析】
北河道中寄唯立 马上雨初晴,阴凉慰我行。 才经潞河驿,稍望直沽城。 万户人无病,千村谷有成。 水风消暑气,林木动秋声。 作客身逾健,临流思倍清。 裁书报贤弟,兼慰细君情。 注释: - 诗句释义:骑马在北河道中行进,刚下过雨的天空晴朗,清凉的微风让人感到舒适。刚刚经过潞河驿站,稍稍远望直沽城的景象。 - 译文:骑在马上,雨刚刚停歇,天空晴朗,凉爽的微风让人感觉舒适。刚刚经过潞河驿站
诗句原文与译文 孤舟明发片帆斜,路入松江便是家。 细雨原田瓜已蔓,淡烟篱落豆初花。 好携蠹简宵随月,怕引螺杯晓泛霞。 莫道弓裘容易学,几人名誉动京华。 注释详解 1. 孤舟明发片帆斜(孤舟明发片帆斜) - 孤舟:指张弘正的船只,独自行驶。 - 明发:早晨出发。 - 片帆斜:表示船只的帆被风吹得倾斜。 2. 路入松江便是家(路入松江便是家) - 松江:古地名,位于今天的上海附近
书斋即事 性懒过从少,朝回日掩关。 道情云外鹤,诗兴雨中山。 把盏新花发,钩帘乳燕还。 纷纷市朝里,能见几人闲。 译文: 我本性懒惰,很少外出拜访朋友。每天早晨回来,我便关上房门。 我在云端之外看到了飞来的仙鹤,我的诗歌灵感来源于雨中的山峦。 我把酒当歌,欣赏着盛开的花朵;我放下窗帘,看着燕子飞回了巢。 在繁忙的市井中,我能见到几个人是真正清闲自在呢? 注释: - 性懒过从少:本性懒惰
【注释】碧空:指天空。朱日:赤日,即夏日。流晖:阳光照射。清禁:皇宫的禁地。暑气微:炎热的气息轻微。香藻:香花。满渠:布满。新鲤:刚从水里出来的鲤鱼。高槐:高大的槐树。夹道:两旁。乳乌:初生的乌鸦。金鞍御马:装饰华丽的骏马。追凉出:追逐清凉的地方。绣服中官:穿着绣有云彩图案的衣服的宦官。走解归:快步离去。忽听跸(bì)声:突然听到皇帝出行的声音。黄旗紫盖:皇帝的车驾。
山颠带海涯,竹树映禾麻。 雪挹猫儿笋,雷惊雀觜茶。 瑞香金作叶,茉莉玉为葩。 六月杨梅熟,城西烂紫霞。 【注释】 - 山颠带海涯:指山与海相接的地方。 - 竹树映禾麻:指竹林和稻田相互映衬。 - 雪挹猫儿笋:雪水滋润了猫儿笋。 - 雷惊雀觜茶:雷声惊动了茶树上的雀子。 - 瑞香金作叶,茉莉玉为葩:瑞香(一种花卉)的叶子像金子一样闪耀,茉莉花(一种花卉)的花瓣像是玉石一般晶莹剔透。 -
不寐 客夜耿无寐,其如钟漏稀。 入帘霜气重,当户月华微。 切切候虫语,萧萧寒叶飞。 拥衾成永叹,不是为无衣。 译文: 客夜难眠,其原因何在?唯有那钟声的滴答声和时间的流逝让我辗转难眠。 进入房间时,我被一层厚重的霜气所包围。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但光芒很微弱。 窗外的昆虫鸣叫声此起彼伏,寒风中飘落的树叶也不停地飞舞着。 躺在床上,我久久地叹息,不是因为寒冷没有衣服穿。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郎官古所重,岂与允品同。出宰应列宿,施泽苏疲癃。(首联) - 解析: 首联表达了对颜大尹的尊敬与期待。"郎官古所重"指的是古代对于官员的重视,而“岂与允品同”则是在问,颜大尹是否有能力担当这样的角色。"出宰应列宿"意味着颜大尹将出任地方官,其职位如同天上的星宿一样重要。"施泽苏疲癃"暗示了颜大尹将会给百姓带来福祉,尤其是帮助那些困苦的人。 2. 颜侯忠厚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裴十四从寿阳之第》中的第二句。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一、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县起鸣驺彻斗明”:这句诗描述的是裴十四出行的景象。县指的是地名,鸣驺指的是马匹在奔跑时发出的嘶鸣声。这句话描绘了裴十四骑马出发的情景,车马扬起的尘土与天空相接,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2. “匣中时动吼龙声”:这里的“匣”可以理解为古时的公文包或公文箱,而“吼龙声”则暗喻裴十四文才卓越
诗句赏析: 春寒毕竟无多日 二月燕城暖渐回,北风吹雪遍楼台。 注释: “二月”指的是二月,“燕城”指燕京,即现在的北京地区。诗人通过描述二月的京城渐渐回暖,北风带来了雪花,使得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之中。“暖渐回”表现了春天的气息逐渐到来,但同时也暗示了冬日的严寒尚未完全退去。“北风”和“吹雪”描绘了寒冷的气候和天气状况。而“楼台”则象征着高耸的建筑,可能是指宫殿、塔楼等
【注释】 残雪:残存的雪花。经时久:经过长时间。檐溜:屋檐下的水滴声。谓晴阶又湿:说雨后台阶又变得潮湿。疑雨日还明:怀疑雨后天晴,太阳又出来了。地背融偏后:地上积雪在融化后偏于后面。宵寒冻复成:晚上寒气重,冻得重新结冰。莫泮:不要消融。借尔照书楹:借你的光芒照亮书房的柱子。 【赏析】 这首诗是写冬夜读书的情景。诗人在冬夜读书,窗外下着大雪,他听到屋檐上的水滴声和雨后地面又变湿
【注释】 琼上人:指诗人自己。万寿寺:在京城长安,是佛教寺院。京国:京城。几时留:何时能留。匆匆:急忙。禅从逆境打:指禅宗的教理,强调逆境中也能悟道,即“逆境出真知”。衲到暑天收:指僧人在夏天也要修心养性,以待冬天的到来。作礼辞僧伴:指诗人要离开僧伴,告别众僧。挑包上客舟:指诗人带着行李准备上船离去。将何偿此役:指此行的目的是什么。速拣好山游:指尽快去游览名胜山水以求解脱。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