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若腾
【注释】 1. 南洋:今指中国南部沿海一带。 2. 可恨(hěn hè):很可恶。 3. 尔:代指贼寇。 4. 在南、在北:指贼寇活动的地区。 5. 何事(wèishì)年年相侵逼:每年为什么都要侵扰逼迫我方。 6. 戕(qiáng)我商渔不休息:残害我的商船渔船,让我不得安生。 7. 天厌尔虐今为俘:上天厌恶你的残暴行为,如今被俘。 8. 骈首叠躯受诛殛(ji al): 被斩首示众的刑罚。骈首
鬼鸟,是一种传说中的奇异鸟类,它的叫声非常悲伤,不是普通的鸦或鹏或鸱。它从何处飞来,在村树旁栖息,无论晨昏都不停地鸣叫,声音聒噪刺耳,不稍停止。 突然又飞入病人的屋中,在庭院中跳跃哀鸣,好像在哭泣。病人扶向堂前看时,张嘴直欲啄其肉。 群将用矢石驱逐它,它宛转回翔无觳觫。假口神巫说冤情,举家惊呼故婢名。 鬼鸟应声前相讶,似诉胸中大不平;病人惶恐对鸟祝:我愿戒杀尔超生。 鬼鸟飞去只三日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士兵抱着孩子离开家乡的情境。诗中通过描绘士兵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现了士兵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困扰。 译文: 士兵带着孩子穿过民家,鸡犬不存谁敢怒。 三岁幼儿夜啼饥,天明随翁采薯芋。 采未盈筐翁未归,儿先归来与卒遇; 抱儿将鬻远乡去,手持饼饵诱儿哺。 儿掷饼饵呼爹娘,大声哭泣泪如雨; 邻人见之摧肝肠,劝卒抱归还其妪。 妪具酒食为卒谢
这首诗是一首名为《哀烈歌》的古体诗,作者不详。全诗共七章,每章四句,表达了一位贞烈女子的悲惨遭遇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首章: 哀哉乎!哀妇烈; 烈妇之操霜比洁,烈妇之骨坚于铁。 注释: - "哀哉乎":感叹词,表达悲痛之情。 - "哀妇":指贞烈的女子,这里特指初娘。 - "烈妇之操":指贞烈女子的操行。 - "霜比洁":形容女子如霜一般纯洁。 - "烈妇之骨":指女子的骨骼像铁一样坚硬。
藏舟于壑夜半走,藏珠于腹珠在否? 大凡有藏必有亡,幸我身外毫无有。 我本海滨一腐儒,平生志与温饱殊; 蹇遭百六害气集,荏苒廿年国恩辜。 注释: 1. 藏舟于壑:将船藏在山壑之中,以防不测。 2. 珠在否:珠子是否存在,无法确定。 3. 大凡有藏必有亡:通常来说,有隐藏就会有失去。 4. 幸我身外毫无有:庆幸自己身外并没有财富。 5. 我本海滨一腐儒:我是海边的一位读书人。 6. 平生志与温饱殊
马语 士卒方闲暇,清野穷昼夜;独有严令下,牧马禁伤稼。 均是百姓之膏脂,士饱欲死马偏饥;民谓纵士枵我腹,马谓借我涂民目。 民声偯,马语诽;谁解者,阳翁伟。 注释: 马语:士兵在清野期间的抱怨。 士卒方闲暇,清野穷昼夜:士兵们原本应该休息,但因为战争的缘故,不得不长时间地在野外清野。 独有严令下,牧马禁伤稼:这是唯一一次有严令要求禁止伤害庄稼的命令。 均是百姓之膏脂,士饱欲死马偏饥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疑猜(注释: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怀疑和猜忌) - 翻译: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常常因为权力、地位或利益而互相猜疑。 2. 盟誓变为交质子(注释:古代的一种风俗,双方立誓后交换儿子作为人质) - 翻译: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为了巩固同盟关系或表示诚意,常常采取这种方式。 3. 末世上下相疑猜(注释:形容社会风气败坏,上下级之间互相猜忌) - 翻译:在末世,即社会风气败坏的时期
注释: 1. 海上聚兵岁月长,比来各各置妻房; 海上聚集了大量的士兵,时间已经很长了。最近,各个军队都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妻室。 2. 去年只苦兵丁暴,今年兼苦兵妇强; 去年只是苦于士兵的粗暴行为,而今年不仅士兵的行为更加野蛮,而且妇女们也遭受了更大的压迫。 3. 兵妇群行掠蔬谷,田妇泣诉遭挞伤; 士兵们集体抢劫农田,掠夺食物和粮食。农民们哭泣着向官府控诉,他们遭受了殴打和伤害。 4.
【注释】 海东屯(dūn)卒:驻在海边的军卒。海东,指今海南岛。饘(wěi):米汤。麰(jiàn):粗粮。辕(yuán):套在牛颈上的绳索。黎:马缰绳。偾辕破黎跳如织:驱赶牛不前进,牵拉牛却直行;辕断马缰绳,马像梭子一样乱蹦乱跳。偾,同“奋”。 一锄翻一土:用农具翻土,每锄一亩地需要一天时间。 那知草根数尺深:不知道地下还有几尺深。 挥锄终日不得息:整日不停手地挥锄劳作。 除草一年草不荒
【注释】 1、唾面:被人当面吐口水。 2、拭:擦拭,抹去。 3、逆:违背,不如意。 4、忌:忌讳,厌恶,害怕。 5、谓怒常情笑不测:说愤怒时常常是难以预测的。 6、曲曲揣我心中事:曲折地猜度我的心思。 7、当其揣我我已危:当他揣测我的时候我已经感到危险了。 8、知者谁:知道这件事的人是谁呢? 9、匿影:隐藏身影。 10、频道:比喻途径,途径。 11、可怜:可叹,可惜。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