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缵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无危即为安,无辱即为荣。 - 注释: 没有危险,就是平安;不受屈辱,就是光荣。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即在没有危险和耻辱的环境中生活最为理想。 2. 山中寡尘鞅,高枕有馀清。 - 注释: 山里少尘杂,枕上有余清凉。 - 赏析: 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宁静的生活画面。 3. 摊书负日卧,呼童课春耕。 - 注释: 摊开书卷晒太阳,呼唤童仆教春天的农事。
【注释】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东晋末期诗人,田园诗的开创者。他隐居不仕,躬耕自食,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林士济(约408-488年),名不详,南朝宋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在移居白鹤观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逸响:指声音悠扬、飘逸。坡公:指陶渊明。 白鹤观:位于庐山南麓,是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修炼的地方
【注释】 送欧仲策别驾之任太平:在这首诗中,“送”指赠别。别驾,古代官名,是州刺史的副职称,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欧仲策,人名。太平,地名,今四川宜宾市一带地方。 昔:以前。 黔陬:贵州的山边小邑。 遗躅:前人的足迹。 坎坛:土坑或石砌的祭坛。胡为尔:为什么?去去:远行。丽江曲:即丽江路,指西南边陲道路。 督邮官:掌管监察的官员。不薄:不轻慢。幽瘼(mò):隐微的祸害。恣遐瞩(zhǔ juǒ)
《和林士济移居诗用陶韵》 闲居寡俗鞅,时过杨子宅。 问奇恣玄搜,把酒或竟夕。 已谢尘嚣累,颇为楮墨役。 岂无素心人,卜居未暖席。 庭树多清阴,蛩响顿非昔。 遘兹物候殊,凉飙已析析。 注释: 1. 闲居寡俗鞅:指在闲暇的时候很少被俗事困扰。 2. 时过杨子宅:时不时地路过杨子先生的住所。 3. 问奇恣玄搜:随意地探求着那些深奥的事物。 4. 把酒或竟夕:拿着酒杯,有时可以一直喝到深夜。 5.
孤山雪霁 孤山雪霁,林处士的居所,被积雪覆盖。 叠巘(yǎn)阁层云,山峰重叠,云雾缭绕。 湖水清且泚(cǐ),水面清澈,倒映着雪峰。 眷言欣芳躅(zhú),怀念过往,欣赏曾经走过的地方。 触雪步遗址,踏着积雪,来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高树缀琼枝(zhī),高大的树木上挂着晶莹的雪珠。 阴岩覆素芷(zhǐ),阴暗的岩石下覆盖着白色的草。 久翳(yì)俄复晴,经过长时间的阴霾后终于晴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李判官归扶风》。全诗以骏马为线索,描写了李判官的归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之情。 诗句注释: - 良马出燕京:指李判官离开京城时的情景。 - 云锦浑如织:形容马匹毛色绚丽,如同织成的云锦。 - 霜蹄不得试:指马匹已经老了,不适合在北方的风雪中驰骋。 - 金埒玉为珂,道远终莫致:形容马匹虽然珍贵,但路途遥远,难以抵达目的地。 - 幽并游冶儿,校猎日连骑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回翔览四海,被服九苞文: - “回翔”指飞翔。 - “览四海”表示观察或审视世界。 - “被服九苞文”中的“被服”指衣服。 - “九苞”可能是指多种不同的文化或知识。 - “文”指的是文化、学问。 - 整句意为通过广阔的视野去观察和了解世界。 2. 母子欢相保,爰集帝东园: - "母子"指夫妇。 - "欢相保"表示夫妻之间相互爱护,共同保护。 - "爰集"即聚集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于皇明哲裔,祚世振芳馨。 注释:伟大的祖先啊!您的智慧和德行将延续至后世。 赏析:此处表达了对祖先伟大智慧和高尚品德的赞美。 2. 玄黄既挺秀,载德嗣后徵。 注释:黑色的土地既显贵又纯洁,承载着您高尚的品行和美德,并使之传承给后代。 赏析: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画面,黑色象征大地,代表稳重和纯洁。 3. 厥耀亦孔多,不独圭组荣。 注释:其光辉照耀四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此诗是诗人自咏庭竹,表达了他对竹子的热爱之情。 “数茎茁庭除,新丛日渐抽。”庭院里几株竹子刚刚长出几根嫩绿的小笋,随着日积月累的培育和养护,它们逐渐长大成竹,亭亭玉立。 “疏枝才解箨,清韵亦飂飂。”细长的枝条刚脱去青涩的壳壳,那清新悦耳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似佐琴书静,还添枕簟幽。”竹子仿佛成了文房四宝中的一员,为书房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七夕节那天,我和杨伯琯、林士济、黄亮垣一起在丁文远家中喝酒赏月。 疏棂生爽气,渐觉炎氛隔。 檐上素云流,轻阴冒瑶席。 休休际嘉辰,七襄驾今夕。 乞巧聊尔尔,天孙梭已掷。 高会文雅遒,况乃不速客。 雄谈洽四筵,乐酒尽一石。 同人意转亲,与子才非敌。 云锦烂盈前,余拙安可易。 巧拙徒尔为,斯会庶有怿。 且喜风入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