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林处士,云卧孤山里。
叠巘阁层云,湖水清且泚。
眷言欣芳躅,触雪步遗址。
高树缀琼枝,阴岩覆素芷。
久翳俄复晴,长天莹如水。
清风朗山壑,澄空迥万里。
近瞩祛尘虑,远视荡秽滓。
伊人不可作,于兹契玄理。
孤山雪霁
孤山雪霁,林处士的居所,被积雪覆盖。
叠巘(yǎn)阁层云,山峰重叠,云雾缭绕。
湖水清且泚(cǐ),水面清澈,倒映着雪峰。
眷言欣芳躅(zhú),怀念过往,欣赏曾经走过的地方。
触雪步遗址,踏着积雪,来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高树缀琼枝(zhī),高大的树木上挂着晶莹的雪珠。
阴岩覆素芷(zhǐ),阴暗的岩石下覆盖着白色的草。
久翳(yì)俄复晴,经过长时间的阴霾后终于晴朗。
长天莹如水,天空清澈,如同镜面一般。
清风朗山壑(hè),清风拂过山间沟壑。
澄空迥(jiǒng)万里,天空辽阔无垠。
近瞩祛尘虑(zhù),近距离观察可以消除心中的杂念。
远视荡秽滓(zǐ),从远处观察可以净化心灵。
伊人不可作(zuò),这里的人无法成为。
于兹契玄理(qì),于是领悟了自然的玄妙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孤山雪霁》一诗的注释。全诗以“孤山雪霁”为题,通过对孤山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以下是对每句诗句和译文的详细分析:
- 孤山雪霁,孤山雪霁:孤山雪霁,指孤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这句开篇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孤山雪景的美丽与宁静。
- 叠巘阁层云,叠巘阁层云:叠巘指山峰重叠,形成层层叠叠的景象;阁层云则形容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这句描绘了孤山上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色。
- 湖水清且泚(cǐ):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雪峰。这句话表现了湖面的美丽与宁静。
- 眷言欣芳躅(zhú):怀念过往,欣赏曾经走过的地方。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与怀念之情。
- 触雪步遗址,触雪步遗址:踏着积雪,来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 高树缀琼枝,高树缀琼枝:高大的树木上挂着晶莹的雪珠。这句描绘了树木在雪中的美丽形象。
- 阴岩覆素芷:阴暗的岩石下覆盖着白色的草。这句表现了岩石与草的相互衬托之美。
- 久翳俄复晴,久翳俄复晴:经过长时间的阴霾后终于晴朗。这句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与美丽。
- 长天莹如水,长天莹如水:天空清澈,如同镜面一般。这句表现了天空的美丽与宁静。
- 清风朗山壑(hè),清风朗山壑:清风拂过山间沟壑。这句描绘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澄空迥(jiǒng)万里,澄空迥(jiǒng)万里:天空辽阔无垠。这句表现了天空的广阔与高远。
- 近瞩祛尘虑(zhù),近瞩祛尘虑(zhù):近距离观察可以消除心中的杂念。这句表达了通过观察自然来净化心灵的想法。
- 远视荡秽滓(zǐ),远视荡秽滓(zǐ):从远处观察可以净化心灵。这句表达了通过观察自然来净化心灵的思想。
- 伊人不可作(zuò),伊人不可作(zuò):这里的人无法成为。这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 于兹契玄理(qì),于兹契玄理(qì):于是领悟了自然的玄妙道理。这句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顿悟与领悟。
这首诗通过对孤山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