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椒秋气肃,夕风荐绪冷。
星河敛微辉,皓魄何耿耿。
棐几有馀清,漏下夜已丙。
偶展秋声篇,罢牍发深省。
荣衰自物理,栽倾缘情境。
缟发不再玄,摄生莫如静。
行葆方寸澄,坐令群虑屏。
三叹临前除,眷兹清霄永。
读欧阳子秋声赋有述
【注释】
- 欧阳子: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 秋声赋:一篇描述秋天声音的赋文。
- 肃(sù):形容天气寒冷或严肃。
- 夕风荐绪冷:傍晚的微风带来了寒冷。
- 星河:银河。
- 敛:收敛、隐藏。
- 皓魄:明亮的月亮。
- 棐几:一种古代家具名称,即方桌。
- 漏下夜已丙:漏壶中的水已经漏完,夜幕即将降临。
- 偶展秋声篇,罢牍发深省:偶尔阅读《秋天的声音》一文,放下笔沉思。
- 荣衰:荣枯,比喻兴盛和衰败。这里指的是事物的盛衰更替。
- 栽倾:比喻事物的倾覆或失败。
- 摄生:养生之道,这里强调的是保养身体的道理。
- 行葆方寸澄,坐令群虑屏:行走时保持内心的清明,坐下时让各种杂念都消失。
- 三叹临前除,眷兹清霄永:三次叹息面对庭院中的明月,眷恋这清澈的天空永远不变。
【译文】
林间秋气凛冽而清新,傍晚微风带来寒凉。
夜空中银河渐渐隐去光芒,明亮的月亮照耀得多么明亮。
方桌上残留着些许清凉,漏壶中的水已经漏干夜色将临。
偶然翻开《秋天的声音》,放下笔深思其中道理。
事物的变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事物的兴衰成败取决于环境。
白发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黑亮,养生之道莫过于保持心静不扰。
行走时要心如止水,坐着时让杂念全部消散。
三次叹息对着庭院中的明月,眷恋这清澈的天空永远不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秋夜的景色作为载体来表达作者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变化及其给人带来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命运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次思考。
首句“林椒秋气肃”,描绘了深秋时节森林和花椒树所呈现出的冷峻气息,营造出了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夕风荐绪冷”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气氛,秋风带着落叶,让人不禁生出几分凄凉之感。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星河敛微辉”、“皓魄何耿耿”等句子,展现了夜空中银河逐渐消失在星辰之间的景象,以及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棐几有馀清”、“漏下夜已丙”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书桌旁,听着滴水声渐渐停止,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这种静谧的场景与内心的情感形成了深刻的呼应。
最后两句“偶展秋声篇,罢牍发深省”则是诗人在读完《秋天的声音》这篇文章后,放下书卷,开始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反思,更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深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思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