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严
【译文】 春日送阿公去往朱崖 我们共同怜惜芳草绿满空阶,为爱溪山动远怀。 孤船已曾跨紫塞,片帆今又到朱崖。 暂时在此时没有多事,留向他年话亦佳。 早晚若逢虬髯辈,与他摩顶侍空斋。 【注释】 ①春日:春天的早晨。 ②阿公:对老年男子的称呼。 ③“为爱”句:为爱这山水风景而动远怀。 ④“孤锡”句:孤舟已经渡过了黄河。 ⑤“片帆”句:一片小船又到了朱崖。 ⑥暂:暂时、暂且。 ⑦“留向”句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 东风云暗鹧鸪啼 - 这句诗描述了春天的东风带着云朵,使得天空昏暗,鹧鸪鸟在啼鸣。这里的“东风”可以理解为春天的风,而“云暗”则可能暗示着天气的变化或某种不祥的气氛。鹧鸪鸟的啼声可能是对春天的呼唤,也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古调歌残白石西 - 这句诗描述了在一个地方(可能是一座石头旁的小溪边)听到古老的歌声
【注释】 春怀:春天的感慨。 几家杨柳半溪烟,漠漠层云去雁天:几户人家的杨柳,在半溪的烟雾中显得若隐若现;层层叠叠的白云飞向天空,好像一群大雁正在那里飞翔。 破寺晚钟疏雨后,乱山樵笛夕阳边:寺庙里的钟声在傍晚时分敲了三下,稀疏的小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在乱山之中,一位樵夫正吹着笛子,他的身影出现在落日的余晖里。 莺花渐老春归户,燕麦初收人种田:随着春天的到来,鸟儿和花朵也逐渐凋零了
注释: 怀顿修诃衍时在匡山,我在雷峰挂锡修行。 情闲渐渐平怀抱,竟夏忘言到杪秋。 频繁分别悟人无解语,独自吟唱荒径有微愁。 一溪霜叶客中尽,几树寒声簟外幽。 最忆汉阳峰月好,依依遥对武昌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匡山修行时的所感所思,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首句“怀顿修诃衍时在匡山,我在雷峰挂锡修行”描绘了他在匡山(今浙江省金华市)修行的场景
注释: 大云寺寄顿关主:在大云寺寄居,暂住关主家。 野鸟啼残山寂寂,菩提叶落雨纷纷:野鸟在山中啼叫,声音凄迷;菩提树叶子落下,雨声纷纷而下。 门临海国烟城晚:门前是海国的小镇,傍晚时分烟雾缭绕。 僧卧江门古寺云:僧人躺在床上,身处于古寺之中。 懒骨未堪人似我, 孤怀聊得我怜君: 我的骨头已经变得慵懒,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行动自如了,但是心中却有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只有你能理解我的心情。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飘残红叶乱溪滨,多病翻怜作客人。 - 飘残红叶: 描述秋天的景象,红色的叶子在风中飘落。 - 乱溪滨: 溪边落叶满地,显得纷乱。 - 多病翻怜作客人: 因为身体多病,反而更珍惜与朋友的相聚。 2. 野鹤从来无可似,孤筇到处不忧贫。 - 野鹤: 指的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鹤。 - 无可似: 没有什么可以比拟的意思,形容其高洁或不凡。 - 孤筇到处不忧贫:
解析诗句 - 第一句:“闻君到处有烟霞,吴越江山暂作家。” - “闻君”:指诗中的寄达之人。 - “到处有烟霞”:形容景色优美,到处可见美丽的云霞。 - “吴越江山暂作家”:将吴越的山水暂时视为写作背景。 - 第二句:“秋色再逢瓜步晓,月明几向洞庭赊。” - “秋色再逢”:秋天再次遇到。 - “瓜步晓”:指的是在秋天的一个早晨,瓜步山或其附近。 - “月明几向洞庭赊”:月亮明亮时
【注释】: 深篁啼鸟不知春(深篁:指高大的竹林;啼鸟:鸣叫的鸟)。梦断蓬门高卧人(高卧:形容隐居,不问世事。):梦中醒来后,依然像蓬草一样高卧不起。一榻维摩安懒疾(维摩诘),三生圆泽委风尘(圆泽:唐代诗人,字文通,曾以诗赠人,自云“三生三世为人”,即前生前世为猿猴,此生一世为人,再世又为人)。云归远岫劳黄鹤(黄鹤:《太平御览》引《神仙传》:“黄鹄道士学道,得仙去,今见其形于武昌县,人皆呼为黄鹄”
送侯商丘以僧服奉母榇还中州 孤臣九死恋慈帏,负骨还能万里归。 部曲萧条空战鼓,蛮方羁旅一僧衣。 孤臣九死恋慈帏,负骨还能万里归。 部曲萧条空战鼓,蛮方羁旅一僧衣。 译文:我是一个忠贞的大臣,为了保护朝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即使我被俘虏了,也从未后悔过。我的部下已经凋零殆尽,只剩下空空的战鼓,而我也只能穿着一袭僧衣在这蛮荒之地漂泊。 蝉寒日暮棹声远,雁过钟残客影稀。 赏析
注释:江南二月草初肥,断雨含云没晓晖。 断雨含云:形容春雨连绵,云层厚重的景象。 没晓晖:遮蔽了晨光。 去国雁雏怜短羽:离国的雁鸟带着幼鸟,可怜它们还那么小,羽毛还那么短。 傍人燕子试新衣:靠近人们居住的燕子开始试穿衣服。 桥横野岸潮声阔,春正幽岩花气微。 桥横野岸:桥梁横跨在田野岸边。 潮声阔:江水波涛声很大。 春正幽岩花气微:春天的气息弥漫在一个幽静的山岩上。 惆怅东风杨柳外,耦耕田父荷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