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闲渐渐平怀抱,竟夏忘言到杪秋。
频别悟人无解语,独吟荒径有微愁。
一溪霜叶客中尽,几树寒声簟外幽。
最忆汉阳峰月好,依依遥对武昌楼。

注释:

怀顿修诃衍时在匡山,我在雷峰挂锡修行。

情闲渐渐平怀抱,竟夏忘言到杪秋。

频繁分别悟人无解语,独自吟唱荒径有微愁。

一溪霜叶客中尽,几树寒声簟外幽。

最忆汉阳峰月好,依依遥对武昌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匡山修行时的所感所思,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首句“怀顿修诃衍时在匡山,我在雷峰挂锡修行”描绘了他在匡山(今浙江省金华市)修行的场景,他在雷峰山挂锡修行,这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挂锡来表示自己的修行状态。

次句“情闲渐渐平怀抱,竟夏忘言到杪秋”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和对时间的感知。他认为时间过得很快,从夏天到秋天,他已经忘了许多事情,这说明他的心境已经变得非常平和、宁静。

第三句“频别悟人无解语,独吟荒径有微愁”则表达了诗人与悟人的离别之情和独自行走在荒径上的感受。他认为悟人们总是无法理解他的心情,而他在荒径上独自吟唱时,却又感到微微的忧愁。这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在追求一种理想,但却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句“一溪霜叶客中尽,几树寒声簟外幽”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风景。他看到了一片霜叶的溪流和几棵发出寒声的树木,这些景象让他感到孤独和寂寥。

第五句“最忆汉阳峰月好,依依遥对武昌楼”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他最怀念的是家乡的汉阳峰上的月亮,每当看到它的时候,他都会情不自禁地遥望武昌楼。这表明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深厚。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情感变化和内心孤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