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粤王城外海东垂 - 注释:粤王(指广州的南汉国)城在海滨。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南汉国的边界景象,展现了边疆的辽阔和壮丽。 2. 野客吟馀山寺时 - 注释:在山里吟咏诗歌之后到山寺休息。 - 赏析:这句表明诗人在旅途中或闲暇之余,来到了山间寺庙,享受片刻的宁静。 3. 月闰秋光菊发早 - 注释:秋天的月光(因月球围绕地球运行轨迹为椭圆
诗句释义与赏析 西山翠岩寺 - 古寺新看殿阁成:描述一座古老寺院经过重新修缮,新建了殿阁。 - 旧时曾此几经营:过去这里曾多次进行建设或修缮。 - 三千龙象知何似:这里的“龙象”可能是指佛教中的菩萨形象,暗示寺庙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或影响力。 - 廿载江山但变更:二十年来,这片大地经历了很多变迁。 - 法物尚馀溪石立:寺庙周围的溪流石头依然存在,表明这些自然元素与寺庙的和谐共存。 -
【注释】 雷峰:指雷峰塔。春半:春天的中间。伏枕:躺着。初起:刚刚起床。顿修有端州之役:忽然接到端州(今广东肇庆)的军务。口占二律送之:写下两首诗送给他。送:赠送。二律:古时一种由四句构成的诗歌形式,此处泛指赠别诗。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人在端州任上,偶得良辰美景,即兴吟成两首七绝,以抒离情。 第一首是写自己送别友人的心情和态度。“阅江楼上几登临”,点明地点和时间。“卧断烽烟十载心”
【解析】 此诗首联“道法多年叹陆沉,令人怀古更情深。”是说自己在仕途上已多年,但始终不能得志、怀才不遇。颔联“曾期慧业同他日,岂谓蹉跎尚至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我本想像慧业高僧那样出将入相,但没想到自己还是一事无成。颈联“箕子旧封知问礼,苏卿雪窖几长吟。”写自己对前朝名臣的景仰,也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尾联“从来练达都经历,相见应知慰夙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安慰之情。
残冬归宗阅毗尼忆阿公时阿公出沈阳之千山 译文:在寒冬腊月之际,我回到故乡翻阅佛经,回忆起我的阿公。那时候,阿公正在沈阳的千山游玩。 又逢岁晚客心惊,病骨遥怜万里情。 注释:每年岁末时分,我都会心生忧虑,担心身体的状况无法承受旅途的艰辛。 长听哀笳吹汉曲,几看边月照秦城。 注释:常常听到凄凉的羌笛声,吹奏的是汉代的曲子;看着边疆的月亮照耀着古老的秦国都城。 山中薄雪难为赋,塞外重裘尚厌轻。
注释: 一夜严霜万木贫,蕙兰摧尽忆闲身。 空闻东海悲田客,谁是湘州旧吏人。 灵武几年瞻帝子,睢阳十日痛张巡。 心劳幻境聊相记,更莫哀吟易怆神。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首联两句写秋风中草木凋零,诗人思念逝去的妻子。颔联两句写诗人在东海和湘州两地分别与妻子告别。颈联两句写诗人在灵武和睢阳两地为国家效力。尾联两句写诗人怀念逝去的妻子,不要因为悲伤而影响心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丁酉年(767)初春,诗人登上了滕王阁。 为爱江楼日再寻,江蓠初绿雁归心。 新看画栋珠帘起,暗忆鸣銮佩玉临。 边马频嘶沙月晓,清笳一奏渚云深。 闲情似我亦惆怅,微雨潇潇共苦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抒写怀抱的五律诗。诗人于丁酉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8年)初春时节重游滕王阁时写下这首诗。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滕王阁周围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所感所怀
【注释】 丁酉:唐天宝十三载(754年)。滕王阁:在江西南昌。 曾闻年少此蹁跹:听说年轻时的滕王阁里人们翩翩起舞。 彩笔:指文采。惊四筵:使满座的人都为之一震。 自是文章千古事,岂应歌舞至今传:这自然是文章和历史所不能忘怀的大事件,哪能让它像歌舞一样只流传到今天呢? 远峰:远处的山岭。荒堞:古代城防上用来防御敌人的矮墙。 极浦:水边最远的地方。微云暗客船:水面上的轻风送来了淡淡的云雾
杪冬,指冬季的末尾。玉川门,即玉川山的城门。杪冬登玉川门:在寒冷的冬天登上玉川山之门。 才过粤岭已闻名,才过粤(粤是广东的古称)岭,就已经听说玉川山的名了;漱石空怀两载情,漱石,指洗砚水;空怀,心里怀着;两载,两年。意思是说,才过了粤岭南面的山岭,就已经听到玉川山的名声。 乘兴顿忘冰雪色,乘兴,乘兴而来;顿忘,一下子忘却;冰雪色,指雪与冰的颜色。意思是说,我乘兴而来,一下子就把冰雪的色彩都忘记了
杪冬登玉川门 全身沐浴在雪花中,我终于来到这高山之上。 站在玉川门下远眺,烟波江水与月亮相映成趣。 风吹帘幔,雨打窗户,仿佛听到了龙的吟唱。 崖壁苔痕斑驳,深壑秋气袭人,令人神往。 几度想要高歌招隐曲,唯恐惊扰了山中隐者。 译文: 我在寒冷的冬季登上了高山,全身被雪覆盖,仿佛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站在玉川门下,我看到了烟波江水与明月相映成趣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风吹动帘幔,雨打窗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