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诗句,并加以组合。“挂剑台”,即剑台,是春秋时吴王阖闾葬其子于此地的地方。诗人借用“剑”来比喻人才,用“公子爱寸心”来形容有才能的人的珍贵。“宝剑岂不贵,宝剑只千金。”意思是:这柄宝剑难道不贵重吗?只是它价值连城而已。 【答案】 译文:吴王夫差为爱美人而自刎身亡(挂剑台)
这首诗描绘了瀚海的壮丽风光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一、注释与译文 1. 瀚海赤沙赤如赭,绵亘大漠无端倪:瀚海(大海),这里指中国西部沙漠地带;赤沙(红色的沙子),形容沙子颜色鲜艳如赭石(朱砂);连绵不断的大漠(沙漠),看不到边际;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2. 星汉界天海界地,其广千里狭半之:星汉,指银河,古人认为银河就是天河;天、海、地,指天空、大海、大地
【赏析】 《天边美人行》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以白水为线索,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瑰丽壮美的图画,通过写天边美人游历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西域奇丽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白水直上高山头,花草团作云锦毬。”白水从山脚下奔腾而出,直奔高峰。山上的花草犹如一团云锦,绚丽多彩。这一景象生动地描绘了西域地区的山水之美。 颔联:“六月气候如晚秋,天边美人清昼游。”在六月份
韨上听人鼓瑟 韨:古代的衣帽。 初制庖羲启,悲情素女扬。 指《尚书·尧典》:“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又《礼记·乐记》:“昔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其诗曰:‘韶兮舜帝,其乐只曲。” 律谙孚上帝,风正协明堂。 指《礼记·乐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应德。乐有平、清、和、怨、急、缓、中八音。” 疏越宜虚凿,朱丝喜縆张。 指《礼记·乐记》:“钟大坦平,磬廉修以廉
日月扶皇极,朝廷建大中。弼谐资卫叔,谟赞属姬公。 这句诗描述了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繁荣,以及官员们的辅佐和辅佐之才。 日月扶皇极,朝廷建大中。 这句诗描绘了国家的权威和秩序。 弼谐资卫叔,谟赞属姬公。 这两句诗赞美了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们。 钟鼎光仪肃,圭璋品节隆。 这句诗描绘了国家政权的庄严和高贵。 应龙佐云雨,威凤下梧桐。 这句诗描绘了国家的力量和威严。 天秩班群后,懿亲特总戎。 这句话表明
题天城寺慎淳二王泐石书 岣嵝山前石,琅琊台上辞。 漫张它日事,徒启后人疑。 有蓟承东甸,维盘镇左陲。 久徼先帝赏,今结二王知。 日月标文藻,虫鱼继鼎彝。 天龙看独举,丹凤复双仪。 气浑全神入,痕深捷势移。 直教金并镂,不惜玉同劙。 秋藓毋侵蚀,高云或蔽亏。 涧增飞白胜,峰扼翠屏危。 子固宁轻命,中郎剧好奇。 定知千载下,争拓寺西碑。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诗
十月二十有八日夜集石东村咫尺斋因赠方士启陈卫瞻二子二十二韵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隙地乾坤迥”:形容空间广阔无垠,如同隔开了天地。 - “微阳草木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猥承朱履倒”:形容自己受到恩惠,地位提升。 - “旋报白驹维”:比喻岁月如白驹过隙,迅速流逝。 - “东郭襟欢接”:表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友情。
诗句 1. "赤羽飞军阃,黄云绕祃坛。":赤羽指的是红色的羽毛,可能是指军队的旗帜或者某种武器上的装饰物。军阃(kǔn)是古代对军事要塞或军营的一种称呼。黄云绕祃坛,意味着在祭坛上,有如黄云般的浓烟环绕。 2. "出师罴虎奋,驻足士民看。":这里“出师”指的是出征。罴虎奋指的是像熊和虎一样的勇猛。驻足士民看可能是指在出征现场,士兵们和百姓都停下来观看。 3. "神策柔疏勒,天兵洗贺兰。"
醉红亭秋望 日月惊心剧,乾坤放眼空。 塞寒霜欲度,山迥树新红。 虚壑委蛇出,生烟冥漠通。 境宽情自隘,愁绝理难攻。 往事浮云似,秋声落木中。 贵游销贱骨,白发变青童。 纵酒捐齐瑟,鸣髇废楚弓。 死生诸态见,哀乐几人同。 苦节偏求守,迷方固易穷。 虞卿原自窘,柳下讵为工。 独客凭荒槛,危亭战北风。 寝丘端在望,挥涕对飞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呈晓亭少司农宗侯廿六韵 出震凭东极,含元建大中。 山河开蕴藉,日月荡洪蒙。 龙变蒸云气,鹏飞碧海风。 轩邱鸣六相,沛下失群公。 矧以天潢近,巍然玉牒通。 分枝荣蒂萼,累叶奉昭融。 属者朝廷上,多君品节隆。 圣情舟楫待,农部版图充。 践履纷相委,操持切自攻。 赋班阡陌理,绩奏转输工。 骨性清超绝,文章造诣雄。 律谐钟荡涤,肉浑璧磨砻。 汲引贤无隐,登临险必穷。 远怀符胜具,深器挹虚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