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
山居杂咏五首 半尺青溪水,沧浪或在兹。 草香回蛱蝶,沙迥宿鸬鹚。 白发悔他日,清流信此时。 虚舟吾意得,飘荡更何之。 注释: 1. 青溪水:指清澈见底的溪水。 2. 沧浪:指宽阔的水面。 3. 草香:指草丛中的香味。 4. 蛱蝶:指蝴蝶。 5. 沙迥:指沙洲上。 6. 鸬鹚:一种水鸟。 7. 白首:指年老。 8. 清流:指清澈的溪水。 9. 虚舟:指没有固定目的地的小船。 10. 飘荡
山居杂咏五首 耳目都无事,空山贡寂寥。 飞生时探鷇,稚子日承蜩。 苍莽情焉薄,胚浑器不雕。 初非事高尚,于以永今朝。 注释: 耳目都无事,空山贡寂寥。 耳目都无事,意味着作者在山上过着闲适的生活,没有世俗的纷扰和烦恼。空山贡寂静,描绘了一幅山中宁静的景象。 飞生时探鷇,稚子日承蜩。 飞生时探鷇,描述了雏鸟在树枝间觅食的场景,稚子日承蜩则描绘了孩子们在树下捉蝉的快乐时光。 苍莽情焉薄
诗句注释: - 双坞人烟外:指山间两处的山谷中,人烟稀少。 - 萧萧松雪翻: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好似雪花飘落的样子。 - 老农今日事:指老农正在忙于耕作、收割等农事活动。 - 古色数家村:形容村庄古朴宁静,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 鹅鸭通前浦:指前边是通往湖泊的河流,可以见到在水中嬉戏的鹅鸭。 - 豺狼到小园:指一些小动物如狐狸、野狗等出没于村落周围。 - 邻里数相存:意指邻里之间相互帮助
【解析】 此诗为诗人于初秋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初秋凉风飒然、衡荜萧然、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等景物,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注释】 ①衡荜(bì):高大的门扇。 ②乾坤:天地;指宇宙。 ③嘉树:美好的树木;比喻高尚的人。 ④即事:触景生情,就眼前的景物而联想、感慨。幽讨:幽隐的探究。 ⑤因心:由内心的感受而产生情感。合大同:与天下人共同追求美好理想。 ⑥小山:指隐居山林的人。云露白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小智吾怜汝,通幽解避明。” - 注释: “怜汝”意为“怜爱你们”,“通幽解避明”意为“通过隐秘的方式避开光亮”。 - 翻译: 萤火虫虽小,却有智慧,它们利用自己的光源来避免直接暴露在明亮的地方。 2. “尚多清夜影,却受世间名。” - 注释: “尚多”意为“还有”,“清夜影”指夜晚的微光或影子,“世间名”指世人给予的名称或名声。 - 翻译:
残雪东皋尽,田盘寒翠深。 所怀虚岁月,之子遂飞沈。 夜水移琴兴,春风活道心。 蹇驴仍好在,行向涧西寻。 诗句释义与译文 “残雪东皋尽”:描绘了冬日的景色,残存的雪在东皋逐渐融化殆尽。这一句表达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田盘寒翠深”:描述冬季田野里,草木被白雪覆盖的景象,显得格外幽深。这反映了冬天特有的寂静与美丽。 “所怀虚岁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岁月如流水般逝去
【赏析】 本诗共四句,每句均用五言绝句。 “漫兴”二句,写诗人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在斜阳西下之际,拄着拐杖漫步林中,观赏那古木苍松,欣赏那山色古雅,领略了大自然的秀美,心情十分舒畅。“好山存古色”,意谓好山依然保持着古时的美丽风貌。“荒稼给生资”,意谓荒废的农田为百姓提供了生存的条件。“蠖屈清贫得”,意谓屈曲而居的蠖虫清苦却很知足;“鸡栖老病宜”,意谓老而多病的鸡,栖息在小巢里最为合适
溪上 客心窅然注,秋水恰相关。 取适忘趋舍,无人自往还。 岁时芳草暮,江海白鸥闲。 独有高天月,相期在一湾。 译文: 溪边我的心情宁静而深远,仿佛被秋天的溪水所包围。 追求安逸忘却了世俗的纷扰,独自一人在溪边来回徘徊。 随着时间流逝芳草变黄,江海上的白鸥悠闲自在。 只有那高高的夜空中明亮的月亮,与我约定在那弯弯的小湾相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溪边独自漫步时的内心感受和自然景色
【解析】 “每爱”句,喜爱盘绕着山腰盘旋的山路。 “深复深”句,形容云层浓密,看不到边际。 “谁为”句,没有人能够把高洁之士的事迹流传下来。 “不识”句,指没有领会到古人的心意。 “绝迹”句,断绝踪迹可以长久地远游。 “好山”句,只喜欢那些清静幽雅的高山。 “毋我慁”句,不要被烦扰。 “天籁”句,形容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声音如同天然的乐器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答案】 译文:
【译文】 射虎将军之后,蹉跎岁月已白了头。 内心怀着报国的壮志,却因多病而常常感到伤秋。 霜雪苍鹰疾飞如箭,关河老骥也休止前行。 西风吹拂着我的双眸,我独自倚靠在仲宣楼上。 【注释】 1. 射虎将军:指李广,字季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西汉著名将领,以善骑射著称。 2. 蹉跎坐白头:意谓年华虚度,空自老去。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白头,头发由黑变白。 3. 寸心持报国:意谓怀抱一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