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荜萧然迥,乾坤秋水中。
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
即事从幽讨,因心合大同。
小山云露白,好植桂花丛。

【解析】

此诗为诗人于初秋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初秋凉风飒然、衡荜萧然、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等景物,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注释】

①衡荜(bì):高大的门扇。

②乾坤:天地;指宇宙。

③嘉树:美好的树木;比喻高尚的人。

④即事:触景生情,就眼前的景物而联想、感慨。幽讨:幽隐的探究。

⑤因心:由内心的感受而产生情感。合大同:与天下人共同追求美好理想。

⑥小山:指隐居山林的人。云露白:形容云雾缭绕。

⑦好植桂花丛:喜欢在桂树旁边栽花种草。

译文:

衡门的高大门扇飒然而动,天地间一片苍茫如水中之秋。

鸣蝉争着向太阳落下的地方飞去,美丽的树木簇拥着清凉的风。

触景生情,就眼前的景物而联想、感慨,与天下人共同追求美好理想。

小小的山岗上雾气蒸腾,好在那里栽种桂花和各种花草。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的小品诗。诗中描绘了初秋凉风飒然、衡荜萧然、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等景物,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平实,但意趣横生。

首联“衡荜萧然迥,乾坤秋水中”,开篇即写出了诗人眼中的初秋景象。衡门高大,显得十分突兀,仿佛要与整个空间融为一体,这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之感。“乾坤”二字,将诗人的目光投向广阔的天地之间,使读者感到一种浩渺无垠的空间感。

颔联“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这里,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蝉以生动的情感。它们争相扑落在落日的余晖之中,似乎在享受着最后一刻的温暖。同时,那些美丽的树木也聚集在凉爽的清风之中,仿佛在沐浴在这清新的气息里。

颈联“即事从幽讨,因心合大同”。这里的“即事”指的是眼前所见的景象,而“幽讨”则是指对这些景象的深入思考和探寻。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他希望人们能够与天下人共同追求美好理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尾联“小山云露白,好植桂花丛”。这里的“小山”指的是诗人隐居的地方,那里云雾弥漫,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桂花丛”则是诗人最喜欢的植物之一。他希望在这里种植更多的桂花,让香气四溢,为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初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之情。他用自己的笔触将大自然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世界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