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荦
云白峰青,焕发庐山真面目 蛟腾凤起,扢扬滕阁旧风流 南昌抚署斋联是清代诗人宋犖所作,其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此对联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技艺,还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下面将逐一解析这副楹联的每个词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云白峰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纯净的自然画面,山峰之巅白云缭绕,如同仙境一般。这里的“白”和“青”是色彩的直接呈现,也象征着天空的明净与大地的丰饶
【诗句注释】: 依然极浦遥山:依然,仍旧;极浦,指辽阔的江面;遥山,远山。想见阁中帝子:想见,思念;阁中帝子,指滕王李元婴;帝子,指帝王之子、贵族子弟。安得长风巨浪:安得,何处可得到;长风,指大风;巨浪,指大波浪。送来江上才人:才人,有才能的人。 【译文】: 我依旧可以看见江面上那遥远的山和水,思念着在滕王阁里居住过的那位贵公子。 我哪里能盼望得到大风和巨大的波浪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因的《酷相思》。 首句“酷相思”表明了作者的孤独与思念之情。第二句“旅况”揭示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可能是在旅途中。第三句“巷子条条看尽似”,描绘出了一条条小巷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四句“笑弹指、光阴直个是。吃过了、樱桃矣。插过了、荷花矣。剩有瓶中三日米”则是在描述自己在旅途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从吃樱桃到插荷花,再到剩下的三天米,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惜
诗句原文: 共知心似水; 安见我非鱼。 译文: 我们共同知道,你的心灵如水般纯净;但谁能保证我不是一条鱼,无法理解你的心境呢? 注释: 1. 心似水: 比喻对方的内心纯洁无暇。 2. 非鱼: 指自身无法完全理解他人或事物的复杂性。 3. 共知: 共同认识到。 4. 安见: 怎能认为。 赏析: 此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和相互理解的渴望。诗人通过“共知”和“安见”两个词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注意把握关键词,理解诗意,最后结合注释、译文、赏析作答。此题注意抓住关键词“兵甲”“功名”等理解内容。 【答案】 ①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他主持过多次改革,主张以文治国
清顺康卷补遗见一首摸鱼子题迦陵先生填词图,次竹垞韵 怪髯翁、骚坛驰骤,笔锋欲断犀兕。生平擅绝红牙句,清致碧波千里。移砚几。对按拍、蘋云一片芭蕉翠。含毫选意。羡白袷才披,乌丝初展,此际了无事。移情处。 最是个人纤丽。老鸦飞上双髻。玉箫吹彻迦陵调,声入霓裳第几。珠槵底。甚悟到、诸天幻出婵娟子。空花蜃市。拟呼下当筵,琵琶试拨,划破罨溪水。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在宴席上弹琵琶,其音律美妙至极
【注释】 江城梅花引:词牌名。又名《梅花引》、《梅溪引》。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六仄韵。《梅溪引》有两首同名之作品,此篇为其中第一首。月夜,指夜晚的月光。寓斋:寄居在书房中的客舍。因风吹拂而摇曳生姿的梅花树,是古代诗人常借以表达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意象。因风,形容风轻轻地吹动着树枝。袅袅(niǎo):柔美的样子。度曲:演奏乐曲。 【译文】 是谁从比邻的住所弹奏起清脆悠扬的商调乐曲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翻译以及其含义解析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韦编三换”:形容反复翻阅书籍至多次,强调学习的勤奋。 - “一石才过半”:指所持书卷不过半,表示学问尚未精通。 - “丘壑性,终难变”:指人的本性或志趣难以改变。 - “传文洛纸贵,顾曲吴绫贱”:指书籍因价值而珍贵,而日常用品则相对便宜。 - “便便也”:这里“便便”可能是指某种方便或者随意
绛都春·秋夜感怀,寄方虎用其年元夜韵 炎蒸才谢。正暮云敛尽,银河斜挂。莺燕风流,荷芰繁华,梦还惹。此时旅况何如也。举目见、新霜沾瓦。青荧灯火,纸窗竹屋,狂吟闲写。 中夜。追思往日,向金门执戟、竞夸裘马。一阵西风,又送羁人,燕台下。急须觅破衣残帕。同学者、相逢如乍。且寻江表徐陵,月明词话。 【注释】 绛都春:唐教坊曲,又名“大石调”。因《大石调》有《绛都春》名而又名“绛都春”或“大石绛都”。
【注释】 1. 贺新郎·呈李容齐学士:词牌名,属“双调”。上片首句为第一韵,下片首句为第二韵。 2. 岁又将秋矣:又到秋天。 3. 向天涯、良朋高会,于今无几:指在天之涯的好友们相聚的机会很少了。 4. 馆阁雍容称好客,谁似青莲才子:在馆阁里(官署),他风度从容,被看作是一位好宾客,像李白那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5. 词赋手、招来芜市:擅长写诗词的人,招揽着许多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