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荦
【注释】 何:哪里。淇澳:地名,在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在浚之攸居。”淇奥是其地。这里泛指幽静的处所。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五:“幽独怀所感,乃为《咏怀诗》。昔闻东林下,旷如世外人。” 竹:竹子。 西樵先生:即王思任,字季迪,号大斗,又号樵风,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他著有《玉几山房集》。 “森森”二句:形容竹林茂密。森森似束,比喻竹林挺拔而密集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 消忧何处:指消除忧愁的地方。 爱张融、舟屋轩窗偏阔:喜爱张融的居室轩窗宽敞。 绿树阴深新雨后,一架藤花争发:在绿荫茂密的雨后,一藤花盛开争艳。 文酒移情:以诗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云烟过眼,俯仰尘襟豁:云烟流转,目光所及,心胸开阔。 枯桐挂壁:形容墙壁上的枯桐。 鞠通隐隐曾啮:隐约能听到蟋蟀的声音。 四座无言灯影静:四周的人都沉默不语,只有灯光映照下的人影显得宁静。
凤楼春长安寄怀刘山蔚,用见赠原韵 记得早莺啼。红杏初飞。宋城西。旗亭别路草萋萋。回首处,暮烟迷。独有河梁投赠句,任远道相随。 注释:还记得早春的黄莺在歌唱吗?那鲜艳的桃花刚刚绽放。宋城以西。是旗亭的别路,那里长满了萋萋的野草。当我回头望时,只见一片暮霭笼罩着远方的故乡。唯有你给我的诗句“河上之桥”的赠言,让我在遥远的道路上不再孤单、孤独前行。 酌酴醾。醉后何为。行歌燕市,故人天末,几番恼杀分离
【注释】南歌子:词牌名。吴门:古郡名,今苏州一带。清河:县名。花鸟:指画中之花与鸟。纤指露清奇:形容女子的手指纤细,有如画家笔下的线条一样细腻。黄荃、崔白:唐代著名的两位画家,以画花鸟见长。“不数”:不算。双鬓:双发之端,指人的两鬓。 【赏析】这首《南歌子》是写闺房中一位才女画花鸟的才华横溢。开头两句“写鸟能生动,描花吐艳姿”,赞美她画的花鸟栩栩如生,色彩艳丽动人。接着“深闺纤指露清奇”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青玉案·余以枫香名词,漫赋》。下面是诗句、译文和赏析: 第一阕: 原诗: 枫香桥是黄州路。曾岸帻、扶筇去。一望霜天风景暮。空山流水,白云红树。动我悲秋赋。 翻译: 枫香桥位于黄州路上。我曾经披着头巾,手扶竹杖而去。远眺那霜白的天空,风景在暮色中渐渐显得凄清。空旷的山间流水潺潺,白云缭绕着红色的树林。这景色让我感慨万千,吟咏出了悲秋赋。 注释: - 枫香桥
解析与赏析 第1首: 诗句释义: - 禁烟时节好花开。(清明节) - 客思暗中催。(思念之情在心中悄悄滋生) - 几树垂杨,一庭芳草,小雨燕初回。(清明时节,杨柳依依,花草繁盛,燕子归来) 译文: 清明节到了,禁烟时节,花儿盛开,柳树摇曳,草地上的草儿也绿油油的,燕子开始回来了。 注释: - 禁烟时节:指的是清明节这个特定的时间点。 - 客思暗中催:表达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悄然而生。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周昉宫人调鹦鹉图 宝髻盘云,绛绡笼雪,内家妆束风流。向石边小憩,藏却钿钩。还有侍儿执扇,苔径里、映带温柔。伤心也,杏花在手,凝盼枝头。 啾啾。绿衣娘子,爱惜杀春光,芳树能留。好教将言语,等待宸游。似欲殷勤重问,长门赋、汝会吟不。摩挲叹,一方素练,貌尽宫愁。 注释: 宝髻:高耸的发髻; 盘云:像云一样盘旋; 绛绡:深红的薄绸; 内家妆束:宫中女子的装束; 内家:指皇宫中; 风流
【注释】 1. 纤腰:细腰,形容女子的身材苗条。 2. 垂杨树:杨柳,一种常绿乔木。 3. 阮亭:指宋代诗人阮阅,字秀夫,号尧章。 4. 白板门:指古代的一种城门,用白漆涂成。 5. 飞絮:柳絮飘落的样子。 6. 高堂赋:指《登高》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词是咏春景的。首句写主人公与一位美人在柳树下偶遇,“玉连环偶”暗示了二人之间关系亲密。“纤腰恰傍垂杨树”,描写了这位美人身材苗条
江城子·感旧 筠廊秋艳菊花丛。命秦宫。理焦桐。坐向花前,纤手动清风。白纻轻衫腰一把,流盼好,送归鸿。 译文:在美丽的秋日花园中,我坐在菊花丛旁,手拿一把白色的丝巾,轻轻抚摸着花朵。微风吹过,我的眼神流转,仿佛在送别归去的鸿雁。 注释:筠廊、菊花丛:指美丽的秋天景色。命秦宫:指古代宫廷。理焦桐:整理乐器。坐向花前:坐在花丛旁。纤手:手指纤细。送归鸿:送别的大雁。白纻轻衫:白色的丝质衣衫
锦堂春画上美人 【注释】锦堂:指豪华的内室。春:这里指牡丹花。画上:在画幅上。 【译文】牡丹花开在锦绣的室内,画上的佳人像美人一样妩媚多姿。 【赏析】“锦堂春”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牡丹盛开、画中美女如真人一般的图景。首句以“锦堂”起兴,暗含“春”字;次句“宝髻八盘倭堕”,形容女子发髻高耸,形如云朵,又似倭国的妇女所梳的发式,既表现了女子的娇媚和高贵,也暗示了牡丹的繁盛与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