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可居无竹。共晨夕、惟君独。森森似束。雨枝烟叶,声飘哀玉。谩说千竿,如此一丛已足。
依然淇澳。遍轩槛、皆新绿。恰宜阮籍高吟,月下轻阴满目。隙地无多,更种几本寒菊。

【注释】

何:哪里。淇澳:地名,在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在浚之攸居。”淇奥是其地。这里泛指幽静的处所。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五:“幽独怀所感,乃为《咏怀诗》。昔闻东林下,旷如世外人。”

竹:竹子。

西樵先生:即王思任,字季迪,号大斗,又号樵风,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他著有《玉几山房集》。

“森森”二句:形容竹林茂密。森森似束,比喻竹林挺拔而密集。束,通“簇”。哀玉声飘,指雨后竹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风吹过发出清脆的响声。哀玉,本指美玉,这里借指雨后的竹叶。

谩说:徒说。千竿,极言竹林之多。一说一丛竹就是千竿。

如此一丛已足:意思是这样一丛竹就足够多了。

淇澳:地名,在今河南省汲县西北。淇水在此汇入黄河,故称。

轩槛:门窗的栏杆。新绿:刚长出的嫩绿色植物。

月下轻阴:月光下的轻风和阴影。

隙地无多:指空间狭小,没有多余的地方来种菊花。

寒菊:秋天开放的菊花,因色白而得名“霜菊”(见《晋书·潘安传》)。

【译文】

哪能没有竹子?每天清晨和傍晚,只有你一个人独自欣赏. 竹林挺拔茂盛,像一根根绳索一样排列在一起.雨后的竹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仿佛是哀伤的玉器发出的声音. 即使只有千竿竹子,只要这一片竹林就足够欣赏了。

就像在淇水的岸边一样,无论在何处都有新的绿叶. 在窗前栏杆和门槛上,都是刚刚长出的嫩绿色植物. 正好适合阮籍那样高深的吟咏,月光下的轻风中充满了阴影. 虽然空间有限,但仍然可以种几株寒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西樵先生的韵,对竹子进行描绘和赞美。诗的前半部分写竹林的茂密和美丽;后半部分则写诗人自己与竹子之间深厚的情谊。此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堪称咏物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