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从比舍奏清商。小秋娘。小兜娘。一缕因风,袅袅度空墙。燕语乍停莺又啭,黄昏后,听来时,总断肠。
断肠。断肠。起彷徨。月有光。漏正长。欲去欲去,不忍去、余韵悠扬。仿佛天边,遏住片云翔。好借君家苔径里,坐十日,听千巡,愿始偿。

【注释】

江城梅花引:词牌名。又名《梅花引》、《梅溪引》。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六仄韵。《梅溪引》有两首同名之作品,此篇为其中第一首。月夜,指夜晚的月光。寓斋:寄居在书房中的客舍。因风吹拂而摇曳生姿的梅花树,是古代诗人常借以表达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意象。因风,形容风轻轻地吹动着树枝。袅袅(niǎo):柔美的样子。度曲:演奏乐曲。

【译文】

是谁从比邻的住所弹奏起清脆悠扬的商调乐曲?小秋娘,小兜娘。一缕清风吹过墙头,她那婉转的歌声随风飘荡。黄昏后我听见她唱起往日的曲子,总让人心伤不已。

让人伤心,让人断肠。我徘徊不定。月亮高悬,时间已经不早了。想离去却又不忍离去,她的歌声余音缭绕。仿佛看到天边云彩正在被她截住飞翔。希望借助你的庭院小路,在那里坐十天,听她一曲又一曲的演唱,心愿终得实现。

【赏析】

《江城梅花引·月夜过友人寓斋,听邻姬度曲》,宋代辛弃疾所作。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朋友家聆听邻姬唱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渴望。

“谁从比舍奏清商?”这是全词的第一句。这里的“比舍”指的是邻居的住所,而“奏清商”则是指弹奏乐器发出的声音。整句的意思是:是谁从邻居的住所里弹奏起清脆悠扬的商调乐曲?这一句看似简单的提问,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它既表达了作者对邻姬的好奇和关注,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已经产生了某种微妙的情感联系。

接下来的句子:“小秋娘,小兜娘。”这里用“小秋娘”和“小兜娘”来称呼邻姬,既显得亲切又富有情趣。这种称呼方式既体现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增加了词作的抒情色彩。同时,这也为下文中两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发展埋下了伏笔。

“一缕因风,袅袅度空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缕轻风带动着梅花枝蔓,随风摇曳;而那些梅花则如同仙女一般,穿过空荡荡的墙壁,飘洒而下。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也寓意着两人之间纯洁而美好的感情。

“燕语乍停莺又啭,黄昏后,听来时,总断肠。”这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燕子和黄莺的叫声刚刚停止,黄昏过后的寂静又开始了,而此时作者又想起了与邻姬在一起的时光,内心不禁感到痛苦和悲伤。这样的情感表达既真实又动人,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断肠,断肠。起彷徨。”这句诗再次强调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他不断地回想起与邻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但同时也意识到这段感情已经无法挽回。因此,他只能默默地在心中彷徨,无法找到解脱的办法。

“月有光。漏正长。欲去欲去,不忍去、余韵悠扬。”这句诗则描绘了作者在听到邻姬歌声后的复杂情绪。月光明亮照人,时间也已经很长了。然而,作者却难以抑制内心的冲动,想要离开这个让他感到痛苦的环境。但是,他又舍不得离开这里,因为这里的歌声还萦绕在他的耳边,让他难以忘怀。

“仿佛天边,遏住片云翔。”这句诗则是诗人想象中的美妙场景。他觉得那片云仿佛是从天边飞来的,正好停留在他的头顶上方。这样的想象既浪漫又富有诗意,也反映了两人之间曾经的美好回忆。

“好借君家苔径里,坐十日,听千巡,愿始偿。”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两人未来的美好期许。他希望能够借助你家中那条蜿蜒的小道,坐下来听你演唱十天的曲子,然后再听一百遍。这样的期许既体现了他对这段感情的重视,也表达了他对这段感情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