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荦
【注释】 ①伏日:指夏季最热的时候。炎蒸:炎热。长安道:指长安城中的大道。喧传:形容消息传播很快。洗象:指在京城宣武门观礼,皇帝为大象洗尘,表示隆重的欢迎和慰问。 ②正:当。翻盆急雨:形容雨水大而急。御河:指汴河。新涨:水上涨。汴河在宋代是京城的主要水道。 ③乍闻:忽然听到。吹画角:吹奏军号。画角是一种管乐器,古代军队中用它来指挥。排仙仗:排成队伍,像神仙一样的队伍。 ④乌蛮:古地名
【注释】: 清和新霁:天气清新,刚刚放晴。 杖孤筇:拄着一根独竹杖。杖,这里指手杖。筇,竹杖。 野外追随上客:在野外跟随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上客,高贵客人。 望去琳宫千树里:远远看去,那琳琅玉立的宫殿好像在一千棵树中一样。琳宫,指寺院或佛阁。 磐响乍传遥碧:远处传来了磐石击打的声音,仿佛是在遥远的山色中回荡。磐,石磐,即石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山色当门:山的颜色正好映在门前,形容景色美丽。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春城即事》,描述了春天里,一位女子在城下闲伫立的情景。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杨柳春城驻幰车。 杨柳依依,春风吹拂,城下的车辆暂时停了下来。这里,“杨柳”和“春城”都是春天的象征,而“驻幰车”意味着车辆被停下,为的是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罗衣掩映女墙斜。 女子身着华丽的衣裳,衣服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她的身影显得更加美丽
满庭芳 春日,雨中同田子纶、谢方山过邻寺看花分赋。时有寺僧,能诗善字,谈久,坐月而归 注释:在春天的某个日子,作者和田子纶、谢方山一起到附近的寺院去观赏盛开的花儿并一起分着写。当时有一个僧人擅长写诗写字,我们谈论得很久,直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才回去。 雨做清愁,人添羁恨,几处花放春城。 注释:雨天就像一股清新的忧愁,让人感到更加孤独和郁闷,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仿佛是春天的都城被雨水打湿了。 招寻初地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秋日送徐方虎太史省亲》,是明朝诗人杨慎的作品。诗中的“朱竹垞检讨”指的是明朝的朱载堉,他是明朝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与曹秋岳先生有着深厚的交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斜日照清嶂,落叶下金台。 斜阳映照在青翠的山岭上,秋天的树叶飘落在金黄的台地上。 注释:斜阳、清嶂、落叶、金台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宁静。 故人辞我南去塞雁一声来。
诗句:帝城幽绝处,孤台起、突兀古墙边。 译文: 皇帝的都城在这片幽静的地方,孤高的城墙高耸,矗立在古墙之旁。 感叹如今车马往来的人,有几个能在这里停下休息?我们这群人随意盘桓于林丘间。 赏析: 这首宋荦《风流子·夏日徐方虎邀同胡孟纶太史、冯阳长大令、舍弟子昭,黑窑厂登眺即席漫赋》描绘了夏日帝城的景象与诗人的感慨。诗中“帝城幽绝处,孤台起、突兀古墙边”开篇点题
诗句输出:澹荡西风,尽吹却鳞鳞鱼涨。 译文:秋风轻轻拂过,吹得水中的鱼儿四处游动。 注释:澹荡 - 轻柔地吹拂。西风 - 指的是季节的风向,秋季的风。鳞鳞鱼涨 - 指水面上鱼群密集,像鳞片一样排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秋风轻拂下的江水和湖面的景色。诗人通过“淡荡西风”和“鳞鳞鱼涨”两个意象,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凉爽和水的动态美。同时,“高会处、银蟾乍涌,清光无恙”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句“作客经时”,点明时间,即夏天,又写出了作客之久;“葡萄引蔓”写葡萄架,又暗示出主人家的庭院,也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家的喜爱;“绿透书帷”是说葡萄藤上挂满绿色的果实,而书屋中却有书帘遮着,暗含了读书人的生活,也表达了对书屋主人的赞美;“雨后追凉,风前听籁”两句描写夏夜的景致
金菊对芙蓉 金菊与芙蓉相映,象征着高洁的人格。 老矣陈琳,悲哉宋玉,披襟共此清秋。 陈琳和宋玉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诗作流传千古。他们面对秋天的美景,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恰重阳又到,载酒楼头。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个时候登高赏菊,饮酒庆祝。诗人在这里提到了重阳节,表达了他对这个传统节日的喜爱。他选择在楼头上饮酒赏景,享受这美好的秋日时光。 君言计日江南去
【诗句释义】 1. 列戟朱门,雕桥珂里,喜见悬弧:形容孔释抱送图的场景壮观,朱门金甲,雕桥画里,喜见新生命降临。 2. 恰凤雏载诞,参差玉笋,麟儿同育,错落骊珠:形容孔释抱送的婴儿们如凤凰雏儿般珍贵,如玉笋般稚嫩可爱,同时出生,如同珍珠一般美丽动人。 3. 如此奇逢,真称佳话,岂复寻常吉梦乎:感叹这次难得一见的奇遇,真是值得称赞的好故事,岂能再像平常一样有好运气呢? 4. 须知道,是尼山鹫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