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照清嶂,落叶下金台。
故人辞我南去塞雁一声来。
莼菜苕溪堪摘,茅屋蘋村无恙,遥指白云隈。
相送潞河上,萧瑟荻花开。
倚门望,归棹急,肯徘徊。
江风渔火偏喜岁晚谢尘埃。
到日浣裙调膳,暇日登山临水,野老对衔杯。
史馆须椽笔,好与雁同回。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秋日送徐方虎太史省亲》,是明朝诗人杨慎的作品。诗中的“朱竹垞检讨”指的是明朝的朱载堉,他是明朝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与曹秋岳先生有着深厚的交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斜日照清嶂,落叶下金台。
斜阳映照在青翠的山岭上,秋天的树叶飘落在金黄的台地上。
注释:斜阳、清嶂、落叶、金台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宁静。
故人辞我南去塞雁一声来。
老朋友向我告别向南离去,塞外飞过的孤雁一声又一声地传信。
注释:故人、南去、塞雁、一声来,描绘了一幅友人离别的画面,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不舍。
莼菜苕溪堪摘,茅屋蘋村无恙,遥指白云隈。
我可以摘取新鲜的莼菜,居住在苕溪边的茅屋依然安全,远远地指向白云边上的地方。
注释:莼菜,即莼菜叶,是一种可食用的水生植物;苕溪,是位于浙江湖州的一个湖泊;蘋村,是指以野生的浮萍为屋顶的房子;白云隈,形容遥远的地方。
相送潞河上,萧瑟荻花开。
在潞河东岸为我饯别,萧瑟的芦花正在盛开。
注释:潞河,是流经北京昌平县的一条河流;萧瑟,形容凄凉、萧索的景象;荻花,一种生长在水边或沼泽地带的水生植物,其花形似苇叶。
倚门望,归棹急,肯徘徊。
我靠在门口望着,船儿匆匆归来,你难道不肯稍事停留?
注释:门、棹、徘徊,都是描述送别场景中的动作和情感。
江风渔火偏喜岁晚谢尘埃。
江上的风带着渔火的温暖,喜欢在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驱散尘埃。
注释:江风、渔火、谢尘埃,都描绘了一幅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宁静生活的画面。
到日浣裙调膳,暇日登山临水,野老对衔杯。
到那一天我洗去衣服换上新衣,闲暇时登上高山俯瞰水流,野老与我一起举杯畅饮。
注释:浣裙、调膳、登山临水、衔杯,都是描绘作者与友人相聚时的愉快活动。
史馆须椽笔,好与雁同回。
史馆需要椽笔撰写史书,希望像大雁一样回到北方。
注释:史馆、椽笔、同回,都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传承和文化交流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送别、江上风光等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朋友间离别的哀愁。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个人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