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荦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掌握诗词内容以及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同时还要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堤柳添烟,苑花飘翠,匆匆过了三春”,这是写暮春时节景色,用“添”字表现柳条随风飘动的情景;“苑花”即皇宫里种植的花木,这里指御花园里的花木,用“飘”字表现花瓣随风飘扬的样子。 “雨霁风恬,清和撰就嘉辰”,这是写天气转晴,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莲花洞》。全诗如下: 嵯峨莲花峰,中有莲花洞。 扑人蝙蝠飞,沾袂烟岚重。 斜阳倚洞门,清啸山猿共。 注释与赏析: - 嵯峨莲花峰,中有莲花洞。这句描述莲花峰的陡峭和莲花洞的神秘。"嵯峨"形容山峰高耸,"莲"则是指莲花洞。 - 扑人蝙蝠飞,沾袂烟岚重。这句描绘蝙蝠飞舞的景象,以及烟雾缭绕的感觉。"蝙蝠飞"指的是蝙蝠飞翔,"沾袂烟岚重"则形容烟雾浓厚
注释:在邯郸的路上,秋天的声响开始响起,古老的树木和荒废的神祠都显得格外清冷。有多少来往的名利客,满身尘土地前来拜见卢生。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写在邯郸道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描绘了邯郸道上秋声渐起、古木荒祠、野草飘荡的景象,同时通过“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一句,表达了对名利场中人们的讽刺和批评。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邯郸道上的情景
满江红 秋日西湄,次顾庵江村韵。 过雨西湄,草堂里、闲看新涨。 病初起、尘襟顿遣,诗怀无恙。 波影如云当岸走,芦花似雪缘阶上。 见携来、尺半鲤鱼肥,邻翁饷。 衰柳下,扁舟漾。 夕阳外,渔歌唱。 更举杯邀月,同倾花酿。 高兴漫裁金缕曲,狂游还觅青藤杖。 但烟霞、深处作生涯,真无状。 【注释】 ①西湄:指西面的江边。 ②过雨:经过雨水滋润。 ③草堂:简陋的草屋。 ④“尘襟”二句
珍珠帘 题陈其年词集 苏门曾说孙登啸。 又何似、仲举清歌偏好。 一曲和皆难,听余音缥缈。 漫写江南肠断句,又变作、离奇夭矫。 高调。 是乌丝旧唱,迦陵新草。 还忆往日风流,向旗亭画壁,双鬟争道。 廿载飘零,剩髯霜多少。 天子凌云思赋手,喜岁晚、遭逢非小。 堪傲。 有牛腰词卷,将人压倒。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珍珠帘 题陈其年词集 苏门曾说孙登啸。苏门曾说孙登啸?又为何如此偏爱仲举的清歌
三字令 春夜雨 春正好,雨丝丝。 湿花枝。 朱户掩,画屏围。 耐轻寒,听细响,夜何其。 三更后,梦迟迟。 几多思。 灯影涩,漏声稀。 恨残红,愁嫩绿,晓来时。 译文: 春天到了,雨水开始细细地落下。它打湿了花朵和树枝。红色的门户紧闭,画屏围绕着。夜晚的寒冷让我难以忍受,我静静地听着雨声。在深夜,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心中充满了许多思念。灯光昏暗,漏壶中的水声越来越稀疏
【诗句】 停帆旧是兵戈地,寂寞城闉。 肠断行人。 何处炊烟一缕新。 屏风九叠干霄立,翠染波纹。 多谢匡君。 双剑峰高割晓云。 【译文】 我停下了船只,这里曾经是战争的地方,如今却显得如此寂静。 那些曾经路过的行人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是一片寂静。 不知道什么地方的炊烟又开始升起,那是新生活的信号。 我的屏风上绘有九层的山峦,它们直插云天,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那翠绿色的波浪在屏风上流淌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既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也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根据题目提示回原文找相关信息,正确理解诗意,并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如“徐牵三板轻船”“更悠然……几处渔歌,几点村烟”等是关键词,答题时要结合这些词句展开分析。 【答案】 远水拖蓝,晴峰送翠,徐牵三板轻船;野岸风筝,撩人恰是新年。 注释:远望江面上的水波像蓝色一样
绮罗香 秋夜,同方邵村诸公饮吴五崖寓齐听吴儿度曲 席帽聊萧,尘襟冷落,恰喜骚人相见。 永夜衔杯,珍重红牙低按。 乍飘来、管脆丝恬,任听去、魂消肠断。 看灯前、年少吴趋,风流并极一时选。 谁怜吾辈倦客,潦倒长安市,岁华偷换。 邂逅欢场,莫道漏沉星转。 赋短句、宋玉增悲,纵高谈、方干忘倦。 问篱畔、菊有花不,还期花下宴。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姜夔的《绮罗香·赋景》。全诗共九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解析】 此词为惜花之作。上片写白丁香的盛开,下片写庭中桂花的凋零。全词抒发了作者因白丁香的开谢引起的对生命易逝、时光易老的感慨。“密蕊临风香细”一句,写白丁香花密蕊繁,芳香扑鼻,迎风而放。“艳雪几枝分缀”,写白丁香的花枝繁多,犹如白雪覆盖,点缀着小院,十分美丽。“占断小园秋霁”一句,写白丁香在秋风过后的小园里独占了秋天的美。“庭际。庭际。”两句写庭中桂花的凋零。“妒杀一丛丹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