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噩
【注释】 正:正好 报:回复,回答。 鸠唤:即“鸠呼”,鸣叫的意思,这里指春天到来。 山人:隐士,指刘明府。 闲居:闲居在家。 【赏析】 《村外一鸠唤》,写于淳熙五年(1178)春。刘宰是宋孝宗乾道六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秘书少监等职。此诗作于淳熙五年春天,此时刘宰任秘书省正字、著作郎、太学博士等职。淳熙五年三月,刘宰因上疏言事得罪罢为秘书少监,闲居在家。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首联
“昨日山村雨,幽眠未起时。侵帷寒乍觉,连夜晓还迟。”(注1)少别犹相忆,远愁宁得知? 李宪噩的《熙甫晓雨寄《丹桂》诗见示,因感子乔南行,即示二子》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旅程的不安与期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昨日山村雨,幽眠未起时”:描绘了诗人昨晚在山村中,由于下雨而未能起床的情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病起心情少,闲阶移步难。 - “病起心情少”:指生病后心情变得轻松愉快。“病起心情少”反映了疾病恢复期间的身心转变,从疾病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心情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 “闲阶移步难”:指在康复期间走动起来感到困难。这里的“闲阶”可能指的是家中或户外的台阶,暗示了康复过程中身体的不适和行动的不便。 2. 乍欣晴日好,犹畏晚风寒。 - “乍欣晴日好”
注释: 1. 背岭荒村晚,长途倦马尘。 译文:傍晚时分,背对着山岭的村庄显得格外寂静,长途跋涉让疲惫不堪的马也沾染上了尘埃。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村庄和马匹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长途跋涉的辛劳与疲惫。 2. 素心爱幽洁,野店喜初新。 译文:我的心境如同洁白的素绢,喜欢那些幽静而洁净的事物;这家野店刚装修好,让人感到新奇而舒适。 赏析
【注释】: 五星诗卷:指韩愈的《星文》诗。五颗星星象征五经。《隋书·经籍志》说,“今之所谓五经者”,就是“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五部书。 不忧贫饥死:不担心因为贫穷饥饿而死。 恐学古人难:恐怕学习古人(如《诗经》等)有困难。 但得诗工好:只要写诗做得好就行了。 即来寻我看:就来找我欣赏吧。即,就。 座中镫灺尽:座中灯光昏暗。灯灺,同“烛灺”。灺,通“烬”,燃烧剩下的灰烬。座中,这里指宴会厅
注释: 送南行人(南行)去后,坐南朝路旁。 天寒阴欲雨(天气寒冷),木叶凋落山风劲(秋意浓)。 岭外去何远(岭外距离很远),原头望不穷(原野上望不到尽头)。 闲思书未尽(闲暇之时想读书),转恐力难通(担心自己不能完成学业)。 寂寞更无语(感到更加寂寞),唯闻叫渚鸿(听到岸上鸿雁的鸣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写送别友人南行的依依不舍之情。首联点明送别时间、地点及环境气氛
注释: 凉宵新雨后,久坐未能眠。中秋夜的凉宵,刚刚下了新雨,我久坐在室内不能入睡。 佳节情偏恶,当空月正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我却感到心情烦躁。当天空中明亮的月亮高挂空中时,更增添了我的愁绪。 独看转清汉,应去照炎天。我只能孤独地仰望天空中的明月,想象它在照亮炎热的大地。 那更伤心共,愁吟滞极边。这更加让我感到痛苦和悲伤,因为我只能在极远的边疆上吟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格式”,即要逐句翻译,然后给出注释及赏析。 【答案】 (一)注释 ①族弟:同宗的兄弟。 ②茨亭:地名。 ③王考功:人名。 ④上林:汉代宫苑名,在长安城东南。 ⑤鹤厅客:指朝廷中为官者。 ⑥清曹:清廉的官吏,这里泛指做官的人。
注释: 八月十一日,渡潍水,观打鱼有感,题店壁,示东归入关客 问渡潍溪口,秋风水面生。 半山斜日晚,一棹小舟轻。 驻马临渊立,何人举网惊? 闲观惜衰老,无复羡鱼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渡潍水观打鱼时有感而作的。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秋风吹过水面,掀起层层波纹;夕阳西下,半山之上,一只小船缓缓驶过;诗人驻马临渊,看着渔民捕鱼,心中感叹自己的衰老,没有羡慕鱼儿的心境。这首诗以景托情
【注释】 除:除去。前:前面,指家乡。病中:因病卧床。岭外:指山岭之外的边远地区。消息:消息、音信。 【译文】 卧病在家思乡情切,寒风逼人正逢岁末。 闲来回想一年来的种种事情,只见两封信而已。 身体瘦弱原是因缺少营养,岁月不饶人头发更疏落。 不知那山岭之外的边远地区,瘴疠之气是否仍然如旧?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卧病时怀念故乡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联点明时间是岁除,天气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