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外一鸠唤,小园花盛开。
山人入城返,朝客寄书来。
忆别粤江远,闲居华发催。
新诗进高格,不复骋狂才。
【注释】
正:正好
报:回复,回答。
鸠唤:即“鸠呼”,鸣叫的意思,这里指春天到来。
山人:隐士,指刘明府。
闲居:闲居在家。
【赏析】
《村外一鸠唤》,写于淳熙五年(1178)春。刘宰是宋孝宗乾道六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秘书少监等职。此诗作于淳熙五年春天,此时刘宰任秘书省正字、著作郎、太学博士等职。淳熙五年三月,刘宰因上疏言事得罪罢为秘书少监,闲居在家。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首联:“村外一鸠唤,小园花盛开。”
诗人看到一只小鸟在村外鸣叫,便想到自己的小园中的花朵已经开得繁盛了。这“一鸠”和“花开”之间,用一个转折词“而”,将前句的“村外一鸠唤”和后句的“小园花盛开”联系起来,使诗句显得有起有承,有景有情。
颔联:“山人入城返,朝客寄书来。”
诗人看到一位隐士从山里回来,又有许多朝中官员寄来了书信。这两句诗既写了眼前之景,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心情。这两句诗与首联的“一鸠”“花开”相照应,表明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
颈联:“忆别粤江远,闲居华发催。”
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初离开故乡到广东去的时候,那时还是年轻力壮,而现在呢?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到了晚年,头上已经长出了白发。这一句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慨叹,也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
尾联:“新诗进高格,不复骋狂才。”
诗人收到朝廷大臣的书信,表示要将自己的诗歌推荐给朝廷,并希望诗人能写出更高雅的诗歌。然而,诗人却谦虚地回答说,自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妄为了。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评价。
【译文】
村外一只鸟儿在啼叫唤醒了我,我的小园里的花儿已经盛开了!
山人进入城中回家,许多朝中有名望的人寄来了书信。
我怀念分别时那遥远的广东,现在在家中空闲无事头发已经白了。
新写的诗歌得到了高的评价,再也不是任性妄为的狂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