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云
诗句解析 首联:- 秋雁用王渔洋秋柳原韵:这是一句提示,告诉我们这首诗的韵脚是“原韵”。 - 江干红树不禁霜: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江边的红树林经受不住寒霜的侵袭。 - 秋满长空水满塘:描绘了秋季天空和水面都被渲染成一片金色的画面。 颔联: - 似尔寒声来荻渚:这里的“荻渚”指的是长满芦苇的沙滩或小岛。诗中通过“寒声”表达了秋天的声音给人带来的冷清和寂寥。 - 有人乡思起车箱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展重阳: - 关键词:“重阳”指的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 - 译文:展开这个重阳节。 - 赏析:诗人通过“展开重阳节”这一动作,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庆祝的心情。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意义,诗人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展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2. 重阳辜负此良辰: - 关键词
新竹竹枝词 循例家家拜玉皇,半求名利半安康。 不知案上司香吏,曾否分明达上苍。 端阳佳节约同游,角黍堆盘自应酬。 况是今年风景好,大家海口看龙舟。 盂兰胜会斗繁华,女伴娉婷伞半遮。 绝似芙蓉初出水,一枝叶护一枝花。 搓丸风俗纪闽南,净手焚香祝再三。 新妇背人拈一颗,当垆私自卜宜男。 注释:循例家家拜玉皇 —— 按照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会拜玉皇大帝。 半求名利半安康 —— 人们一半是为了追求名利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鳒鲽名笺尔雅图: - 鳒鲽(yì dié)是一种水鸟,因其名字“鳒”与“鲽”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指某种鸟类或动物而得名。这里提到它们有“名笺”,意指这些鸟类的名字被记录或记载下来。 - “尔雅图”可能是对这一记载的插图或描述,表明这是一幅描绘鳒鲽的画作。 2. 双游忘却在江湖: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鳒鲽一同在江湖中游弋的情景。江湖常用来形容宽阔的水域
郑鹏云的《天然足》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篇,通过描绘女界文明局带来的新气象,表达了女性追求独立自由、拒绝束缚的美好愿景。以下是诗句和翻译: - 译文:女界文明局一新,羞将束缚损天真。潘家莲瓣杨家袜,今日何人肯效颦。 - 赏析:这首诗以“天然足”为题,寓意深远。诗中“女界文明局一新”象征着女性在社会地位上的进步,不再受到传统束缚。“羞将束缚损天真”表达了女性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
【注释】 海物杂咏:指诗人对各种海味的吟咏。 霜天:秋霜覆盖的天气。 波落:水波荡漾。 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是著名的大泽。 玉鲫(zhì):鲫鱼。 初肥:刚长好。 上食单:进奉朝廷御膳。 下士:一般的人。 白眼:蔑视、不放在眼里的神情。 等闲看:漫不经心地看待。 【赏析】 此为作者七律《海物杂咏》组诗中的一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描写了秋天里湖中鱼儿肥嫩的景象
【注释】 东河:指黄河,古人以河为姓。 飞沫:指黄河中的水花,这里形容水流湍急。 佳胜:美丽而壮观的地方。 奇观:奇异的景象。 溅玉:水花飞溅像玉一样晶莹。 飞琼:神话中的仙女。 信一般:的确像一般。 文澜:指大河的波涛。 志乘:指载有志向和事迹的书籍,泛指著作。 乘:车。 随风珠玉跃毫端:意指随波逐流的珍珠、美玉在纸上跳跃,形容文字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 【赏析】 首句“东河飞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荔枝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情趣。 银鳞肥美品无双:这里的“银鳞”比喻荔枝的外皮,晶莹剔透,光彩照人。而“肥美”则形容荔枝的肉质丰满、味道鲜美。整个诗句形象地描绘出荔枝的独特风味和诱人之处。 多骨何须恨满腔:这里的“多骨”指的是荔枝内部的果肉和种子,形状像骨头一样排列紧密。而“恨满腔”则表达了人们对这种口感的不满或抱怨。然而
郑鹏云的《丁酉1897仲秋感怀》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考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记录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下面是对这首诗词及其注释的详细分析: 1. 诗句解读: - 踏遍槐黄迹已陈:描述了诗人走遍曾经留下历史痕迹的地方,暗示了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 - 磨穿铁砚暗伤神: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如同研磨铁砚一样艰难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以及赏析: - 第一句:“淮南秋雨黯销魂,归思悠悠自掩门。” 【译文】:秋天的淮南,秋雨蒙蒙,令人黯然销魂。思念之情如同绵绵不绝的水,一直流向家门。 【注释】:淮南,地名,这里指诗人居住的地方。秋雨黯销魂,暗喻秋天的雨带来的凄凉和哀伤。黯,暗淡无光。销魂,形容心情极度悲伤。 【赏析】: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淮南秋雨黯销魂”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