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延介
摸鱼子·春渚烟帆图,为潘榕皋先生赋 【注释】 1. 青山:这里指江南的山丘。画眉声里:形容春天时,画眉鸟叫声清脆悦耳。欹斜帆叶:指船上的帆被风吹得歪了。输与:比不上。者边:这里指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窈窕:指歌声优美。对如画人儿:面对如同画中的人物。依约:依稀、隐约。小红小:形容女子容颜美丽。低吟侧帽:低着声音吟诗,头戴着帽子。正:正在。酒被香销:指酒被喝干了,芳香也消散了。诗襟雪浣
湘春夜月莲衣词,为米楼赋。用张渌卿调 过横塘,艳魂花外吹香。试问卅六鸳鸯,若个梦成双。 自分莲心独苦,又澹烟疏雨,替作凄凉。只闹红一舸,而今甚处,闲了斜阳。 艳歌忽起,素波乍冷,残月昏黄。解佩归来,算只有、一重烟水,摇曳愁长。 泪珠揾也,等几时、还赋清湘。怕再过、那秋风江上,并刀未剪,已断柔肠。 【注释】 湘春夜月:泛指春天的夜景。 莲衣:荷花的别称。这里以莲衣代指荷花。 为米楼赋:即写米楼赋
【赏析】 《催雪·绿华馆赋雪蕉》是南宋词人姜夔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幽冷孤峭的寒夜图景,下片则写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之情。全词语言精练,意境清雅,富有韵味和情致。 上阕起笔写室内之景。「卷叶抽青」四句写室内之景。「卷叶」,指翠竹,取其青翠之意。竹叶初生,形如碧玉,故曰「卷叶」。此言室内有竹,竹叶初生,青翠可喜,而室内之景亦如此。又因竹为冬青,故言「蜜蕊点素」也。此言竹叶初生
【解析】 此词上阕写女子闺房之景,下阕写其对爱情的追求和思念。全词以花气起兴,以香来写情,由外及内,层层深入,细腻入微地描摹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答案】 译文:一缕香气袭进了绮罗窗寮,蝴蝶翩翩飞舞着,它那栩栩欲动的衣裳飘荡在室内。吹拂着这股幽香,玉人箫声被吹得断断续续,愁绪萦绕心头。晴日中午,香气随着浓重的麝香蒸腾起来;夜晚凉风中,香气又像薄纱一样轻笼住了她的脸庞。透过重重帷幔
【注释】 钿合船唇:指船上装饰华丽的钿盒。 梳奁:梳妆用的镜子和盒子。篷背,即帆背,船的尾部。 者番:这样一次。 五湖:太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三生约:佛教称前世、今世、来生的缘分。 量珠:指珍贵的珠宝,比喻美好的情缘。十斛还多,意谓虽珍贵但数量不多。 匆匆:很快地过去。惊鸿:形容雁飞过水面时掠动的水波。 绮思:美丽的心思。消磨:消失殆尽。 圆合鸳鸯梦:即“圆合鸳鸯梦”
罗袖招凉月有痕。倏移圆影上银屏。暂分明处玉纤停。 活脱惯惊蝴蝶梦,团圞如画美人心。悄回栏角似兜萤。 注释: - 罗袖招凉月有痕:用袖子轻轻扇风,月光就在上面留下了痕迹。 - 倏移圆影上银屏:突然间,月亮的影子移动到屏风上。 - 暂分明处玉纤停:暂时清晰地看到手指停在一个地方。 - 活脱惯惊蝴蝶梦: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蝴蝶飞舞的梦境中。 - 团圞如画美人心: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样
菩萨蛮 · 题汪饮泉昉溪秋隐图 二分弓月三更梦。关山渺渺清愁重。何处最魂消。箫声廿四桥。 灵山侬旧隐。寂寞渔矶冷。一样听秋风。乡心画不成。 注释: 1. 二分弓月三更梦:意思是在三更时分,月光如弓般弯曲,让人陷入梦境中。 2. 关山:指的是远方的山峦,这里泛指远方的边塞。 3. 渺渺:形容遥远模糊的样子。 4. 魂消:形容心情沮丧,精神不振。 5. 箫声廿四桥:指的是二十里长的小桥
【注释】: 湘,即湘江,这里指代湘水。 窣地湘痕欲化烟:形容湘水之波纹轻细。 轻纹细縠(hú):轻细的纹理。縠,绉纱。 受:承受。 风牵:风吹动。 织成凉思到鸥边:把清凉的感受编织成思绪飞到水边。 斜照沉云寒漠漠:夕阳余晖映照着天空,使天空显得十分阴暗,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素娥:嫦娥。 流影:月光流过的影子。 态娟娟:姿态优雅。 误他归燕掠檐前:让归巢的燕子误入檐下,误以为是美丽的女子。 赏析:
【注释】 折脚铛:一种锅,因底部不平,使用时需要用脚扶持。袅篆:指香烟缭绕上升的样子。萦:缠绕。轻雾:淡淡的烟雾。芸窗:小窗户。可曾:能否。邀客斗旗枪:邀集客人进行比试武艺。竹外雨过粘腻粉:雨水打在竹叶上,叶子沾满了水珠,显得格外清新、娇嫩。风度带疏香:风吹过花边,花香飘散开来。撩他鹤梦亦微茫:撩拨着他的梦境也感到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景入情,由实转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东山春晚》。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琤瑽檐铁东风紧。重重帘幕垂垂影。寒入薄罗衾。柳绵如雪深。 注释: - 叮当作响的风声敲打着铁制的屋檐,东风正吹得急切。 - 重重帘幕低垂着,仿佛在摇曳。 - 寒冷穿透了薄薄的罗衣,就像雪花一样深入肌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傍晚的景象。首句以“铮铮”的风声和屋檐的铁制装饰营造出一种春日里特有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