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幽香袭绮寮。暗随栩栩蝶衣飘。生愁吹损玉人箫。
晴午蒸来浓和麝,晚凉递处薄笼绡。隔重帘幕已魂销。
【解析】
此词上阕写女子闺房之景,下阕写其对爱情的追求和思念。全词以花气起兴,以香来写情,由外及内,层层深入,细腻入微地描摹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答案】
译文:一缕香气袭进了绮罗窗寮,蝴蝶翩翩飞舞着,它那栩栩欲动的衣裳飘荡在室内。吹拂着这股幽香,玉人箫声被吹得断断续续,愁绪萦绕心头。晴日中午,香气随着浓重的麝香蒸腾起来;夜晚凉风中,香气又像薄纱一样轻笼住了她的脸庞。透过重重帷幔,我仿佛看到她的魂魄已经消散。
赏析:
“缕香”是此词的开篇。一缕幽香袭入了绮罗窗寮,便如蝴蝶般飞扑到闺房中来,它那栩栩欲动的衣裳飘荡在室内。“袭”、“随”、“飘”等动词,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生愁”二字,则将闺中少妇愁思满怀的神态刻画得维妙维肖。
“生愁”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写玉人的箫声。“吹损”二字,不仅表现了箫声之哀怨、凄楚,更表现了闺中少妇因愁思而消瘦憔悴的病态。“玉人”二字,既指代闺中少妇,也暗含了作者自己。玉人,即美女,这里指代的是他心爱的女子。玉人箫声,本是悦耳动人,但闺中少妇却“吹损”了。“吹损”二字,不仅写出了少妇因愁思而导致的消瘦憔悴,而且暗示了少妇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晴午”二句,写天气的变化对少妇心情的影响。“晴午”,点明时间是在晴天中午;“蒸”字,写出了麝香的浓烈;“浓和”,“薄笼绡”,写出了室内的气氛。“浓”和“薄”两个形容词,一反常态,一正其事,对比鲜明,突出了室内气氛的变化。麝香浓重,室内的气氛也随之变得浓厚;夜幕降临,薄纱笼罩着美人的面容,室内气氛变得凉爽宜人。“递处”一词,既写出了室内气氛的变化,也暗示了少妇对爱情的追求。
“隔重帘幕已魂销”,是全词的结穴之语。“重帘幕”,既指室外的帘幕,也指室内的帏帐,都指代少妇所处的环境,是少妇情感变化的背景。“魂销”,指少妇因情思绵绵而心旌摇荡,以至于魂不守舍。
这首小令写闺中少妇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上阕从室内到室外,由外及内,步步展开,层层推进,细腻入微地描摹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下阕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少妇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追求爱情的决心以及由此产生的悲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