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尧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句分析即可。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 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这是第一层。首联写自己与僧众在虎邱灵岩泛舟太湖,登上洞庭东山的翠峰,远眺湖中群山的千姿百态
【注释】: 黄雀饷程:用《古诗十九首》“黄雀衔紫绶,贵客盈前轩”句意。右史:官名,掌起草文书。《旧唐书·李峤传》:“峤善属文,尤长于表奏,每有制命……尝与张说俱为左散骑常侍,峤以右史直学士之职。”二子:指李峤、李峤的儿子李适之(字太和)。赋归来:即归去来。桃溪:水名,在今河南济源西。《水经注·河水》:“桃溪出高都县南,南流注于洛水。”靖州:今河南方城县。相从:相伴。把一杯:请人喝酒。 【赏析】:
【注释】: 挽李提刑久善 其三——挽,即吊唁;提刑,宋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官名;李提刑指作者的好友李师道。久善,李师道字。 曩(nǎng)持玉节问痌瘝,邂逅南昌一解颜——曩,过去。手持朝廷颁发的符节来询问民间疾苦,偶然在南昌遇到你面露笑容。痌瘝,病痛、疾病。南昌,今江西南昌市,当时是李师道的家乡。一解颜,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亲见疮痍摩手拊,夜深父子短檠间——疮痍,创伤、病痛。用手轻轻抚摸伤口
乙丑年(1055)中秋,我与数位僧人从虎丘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的翠峰,眺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同一面大圆镜,看到成百千万亿座青螺状的山峰,瑰玮绝特,令人目不暇接。可惜风起时船不能过西山,只能望见林屋洞天之胜景,已经得到了它的大概了。 七十二座山横卧水面如画,山影忽隐忽现于青冥之中。 怀疑那里也有天上奏乐,惊起鱼龙在洞庭湖中舞动
绝知嗣法一枝香 作意开堂嗣雪堂 早悟锥沙传笔画 旋收珠玉入诗囊 卷藏人閟龙蛇字 炳蔚家馀虎豹章 衣钵两郎公不恨
题大光寺诗 百转细落修蛇蟠,两间螺髻巉青峦,其下碧涧流清寒。 天旋路尽不复去,环为绝嶂凌空攒。伧儜左右更折旋,摄伏犀虎蹲猊狻。 忽然覆釜落山趾,化出宝宇中平宽。石床曩事知有无,猖狂欲往心渺漫。 空忆盛时元壮观,鸣钟击鼓侵云端。天魔禠魄不敢干,那知劫灾须臾间。 凄凉瓦砾荒丛菅,但存四壁空青山。兴亡一去宁复还,独遣道者身苦难。 我喟而作坐长叹,乞为白云千岁闲。 【注释】 百转:形容曲折盘旋。细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话的注释如下: 武陵郡西桃花源,水盩山厔蛮区连。 - 武陵郡在今湖南省境内,桃花源在武陵郡西南的桃源县(今属湖南省)。 - 水盩山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东南,是古代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而桃花源就在此地的附近。 秦人避秦久寓此,种桃千树春风前。 - 指秦始皇时代,人们因为躲避战乱,所以选择在桃花源居住。 落红满地溪路断,鱼郎舍舟得洞天。 -
【注释】 篱菊:篱笆上盛开的菊花。 悼往:怀念过去的时光,这里指对友人的思念。 岂知:哪里知道。 游人忙:游玩的人很多。 寒暄:寒暄是问候语,这里泛指应酬、应付。 节物:时令物品,这里指季节变换。 大树堪彷徨:大树下徘徊不前。彷徨,徘徊。 羡君真比道州政:羡慕你治理政事如同道州刺史一样。 间饮醇酒南山阳:时不时地喝着醇美的酒,在南山的南面饮酒。 文殊:古印度神话中的菩萨,即文殊师利菩萨。摩诘
【注释】 张府君:即张方平,唐朝名臣。靖康国难:宋徽宗在金兵攻陷东京后,于1127年被俘,北宋灭亡。李晟传: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末宦官、藩镇割据严重,导致天下大乱。李晟是唐朝的名将,他在平定王仙芝叛乱和黄巢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衋然有感于中作诗哀之:指李晟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并以此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衋然:形容悲伤的样子。 羊肸与鬷蔑:羊晞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儿子,他与父亲一样以诗歌见长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武陵守官的祝贺之作。 首句"贺杨绵州除武陵守",首先点明了这位武陵守的身份。绵州,即今天的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武陵,指的是武陵山,这里可能是诗人对武陵守的赞美。 第二句"越王楼前佳气浮",诗人以越王楼前的好景象来比喻这位武陵守的才德。越王楼,是成都的一座古楼,也是唐代成都的重要建筑之一。这里的"佳气浮",是指好的气息弥漫在楼前。 第三句"涪翁江上恩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