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注释】 池边庭户敞,云軿下、羞脸嫩红微。叹一句胜常、未堪消受,几番回首,镇费猜疑。但无赖,绕筵寻粉泽,随路认香泥。画槛忒高,半遮莲袜,春风太软,不动罗衣。 风流子,此时魂消也,花枝上、一任杜宇催归。自笑一生伶俐,半刻痴迷。想深闺夜语,无嫌两小,后宫春暖,便欲双飞。怕是灯明空局,究竟无期。 【赏析】 《风流子·池边庭户敞》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写词人对女子的思念之情;下片以“杜宇”喻人
注释: 1. 风流子:词牌名。 2. 清狂小影:指吴青来(字清狂)的画像 3. 思君非一日,今朝也、喜得见清狂。想不写颊毛,偏传阿堵,纵添蝇迹,无玷清扬。更相对,绿杨千万缕,红杏两三行。 4. 想不写颊毛,偏传阿堵:意思是想不想都写得那么逼真。阿堵,即钱,古代一种钱币。 5. 纵添蝇迹,无玷清扬:意思是虽然有苍蝇落在画上,但不影响它的洁净。 6. 更相对,绿杨千万缕,红杏两三行,乍道安仁
【注释】 ①锦瑟:一种古琴。 ②江南客:指作者自己,作者原为南唐后主李璟的宰相,南唐灭亡以后,被贬到江南。 ③甚:很。 ④华年:青春。 ⑤甚藏秋不住:意思是说秋天不能停留,总是要过去;琴心太窄:比喻心情不宽畅、不快适。 ⑥逢春欲避: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我就要逃避它(指躲避政治上的迫害)。 ⑦带眼先宽:带眼:形容眼角下垂,形容人的老态。意思是说人老了,眼睛就下垂了。 ⑧浮踪:飘荡不定的踪迹。 ⑨芜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内容,如重点诗句、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等,再加以理解和分析即可。 “银屏谁记豆”:是谁还记得豆蔻年华?这里用典自杜秋娘《金缕衣裳词》,以“豆蔻”指代少女。“江南曲、字字是相思”,这两句说南国曲调里,每一句歌词都写尽了思念之情。“镇艳宵三五,璇宫桂约,华年二八,镜槛苕姿”。这三句写月圆之夜
【注释】 江流:指长江。 危矶(jī):高岸上的岩石。 回:曲折,绕。 堤柳未绵:堤岸上的柳树枝叶还未萌生。 露桃:刚开放的桃花。 荻芽茁(zhuò)候:初长出的芦苇芽苞。 游女:泛指美女。 障风:用花枝遮风。 蛱蝶:即蝴蝶,这里指蝴蝶。 黄鹂:鸟名,鸣声如金,故称黄莺。 临水弄花:在水上欣赏花朵。 捻(niǎn)花投水:把手中的花朵投入水中。 绿瘦红肥:形容春花的颜色鲜艳而繁盛。 维摩诘
【注释】 沧海:大海 凝想:沉思遐想 窥:偷看 砌:台阶 花萦绕:花草环绕 阿阁:佛塔的台基 一夕叙情,顿成闲话,十分持酒,难减深悲:一夜谈情,顿时成了无聊的闲话,一杯美酒,难以减轻我深深的悲伤。 伥伥临岐处,烦相赠、珍重手制禅衣。凭借制时,刀尺聊寓心期。看素衬柔肤,鸦黄轻染,带交文绮,蝶绣双垂。中裹细书,密字羞被人知。 伥伥临歧,烦你赠给我一件珍贵的手制的禅衣。请在你制作的时候
风流子 竹西歌吹地,樊川客、杜牧擅风流。问坛坫主盟,谁操牛耳?孝标苗裔,豪迈无俦。身将隐、簪裾如敝屣,丘壑信优游。二八莺喉,娇歌子夜,十三雁柱,低按凉州。兰亭高会罢,纱窗频剪烛,历乱觥筹。为道须眉如此,笑拂吴钩。叹锦瑟华年,是乡堪老,青州从事,此外都休。更喜火攻阿弟,五凤能修。 【注释】 - 竹西歌吹地:以扬州的竹西亭作为歌吹之地。 - 樊川客: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 杜牧擅风流
诗句解读与译文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思量往事,尘海茫茫。 - 注释: 是谁让春天离我们而去?在人世中充满了遗憾和怨恨, 向斜阳寻求慰藉,却发现哪里能找到安慰。看到凋谢的花朵和浓密的绿叶,回想过去的岁月,世界显得如此广阔而迷茫。 - 译文: 是谁让人间失去了春光,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怨恨,向斜阳寻找安慰,却找不到答案。只见残败的花落了花瓣
注释: 千山梅雨歇,翠微里、冉冉碧云归。想煮兰庭户,吴天平暖,罢蚕时候,越岭低迷。凭栏久、朱霞明粉壁,黄鸟度新枝。看水散荷珠,暗成别泪,笺余蕉叶,写起相思。 登楼携手处,常牵惹最是,珍重声迟。为数几围明月,应问归期。念湘竹帘中,半残桅子,海棠阶下,细点萤儿。好个恼人天气,独自难支。 译文: 千山的梅雨终于停了,在翠微之中,碧云缓缓归来。想起煮茶时的情景,江南的天空温暖如春,蚕丝已经织完,越过山脉
黄河远上曲,旗亭句、唱到木兰舟。 正北里胭脂,玉人窈窕,东山丝竹,名士风流。 绿波外、垂杨千万树,恰恰啭莺喉。 茶灶书床,短篷双桨,罗衫团扇,锦字银钩。 莲心红彻底。鸳鸯七十二,飞过回头。 不记西湖湖水,闲了盟瓯。 甚前尘如梦,青春十载,落花万点,点点生愁。 惆怅鹊华山色,画里成秋。 注释: 1. 黄河远上曲:黄河水流蜿蜒曲折,如同在高高的山岭之上。 2. 旗亭句、唱到木兰舟:在旗亭下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