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歌吹地,樊川客、杜牧擅风流。问坛坫主盟,谁操牛耳?
孝标苗裔,豪迈无俦。身将隐、簪裾如敝屣,丘壑信优游。
二八莺喉,娇歌子夜,十三雁柱,低按凉州。
兰亭高会罢,纱窗频剪烛,历乱觥筹。为道须眉如此,笑拂吴钩。
叹锦瑟华年,是乡堪老,青州从事,此外都休。更喜火攻阿弟,五凤能修。

风流子

竹西歌吹地,樊川客、杜牧擅风流。问坛坫主盟,谁操牛耳?孝标苗裔,豪迈无俦。身将隐、簪裾如敝屣,丘壑信优游。二八莺喉,娇歌子夜,十三雁柱,低按凉州。兰亭高会罢,纱窗频剪烛,历乱觥筹。为道须眉如此,笑拂吴钩。叹锦瑟华年,是乡堪老,青州从事,此外都休。更喜火攻阿弟,五凤能修。

【注释】

  • 竹西歌吹地:以扬州的竹西亭作为歌吹之地。
  • 樊川客: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 杜牧擅风流:指杜牧诗作中表现出的潇洒风流的风格。
  • 问坛坫主盟:询问谁能够主持这个文学盛会。
  • 孝标苗裔:指孝文帝拓跋宏的后代,即南朝梁代诗人沈约。
  • 豪迈无俦:形容豪情壮志无人可比。
  • 身将隐:指即将隐居。
  • 簪裾如敝屣:比喻自己不看重名利地位,就像扔掉了鞋子一样。
  • 丘壑信优游:相信隐居生活可以自由自在。
  • 二八莺喉:指女子声音婉转如黄莺之喉。
  • 娇歌子夜:指在夜晚唱出美妙动人的歌声。
  • 十三雁柱:指古琴曲《高山流水》中的十三个琴柱。
  • 兰亭高会:指的是东晋时期王羲之和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的聚会。
  • 纱窗频剪烛:形容在烛光下剪裁丝绸的情景。
  • 历乱觥筹:指饮酒时酒杯碰撞的声音杂乱无序。
  • 是乡堪老:在这里指的是家乡不值得留恋。
  • 青州从事:古代的一种官职,此处泛指官员。
  • 火攻阿弟:指的是侄子刘火攻,字彦明。
  • 五凤能修:指侄子刘五凤,字彦修。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稼轩长短句》。全词通过对一个文人的隐居生活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仕途生涯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作品充满了豪放洒脱的气息,同时也透露出深沉的感慨和哀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