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范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选择题,要求考生既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又要熟悉诗歌的内容,更要理解诗歌的思想主旨和情感态度,在此基础上判断其正误。此题要求考生根据诗歌的内容作答,因此,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然后结合试题中的提示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 “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这两句说:事情到了要盖棺定论的时候才能确定下来
注释: 挽□□:这是一首悼念朋友的诗,通过赞扬其才名和壮志来缅怀他。 韬光自古常难见:韬光(藏光)是一种道家修养方法,意为收敛光芒,不露锋芒。这里指作者的朋友在历史上很少被看到,可能是因为他的才华太出众或者太过低调。 友道于今幸可论:现在有机会谈论友情的重要性。这里的“友道”指的是友情的道理或原则,“幸可论”表示可以讨论或研究。 勋业但看江左相:勋业是指伟大的成就或功勋事业
酥溪寺舍窗前有黄金间璧玉竹可爱谩作二十字不许撞题 注释:在酥溪寺的窗前,有一株黄金色的竹子,它中间镶着一块碧玉,非常美丽。我在这里随意写了二十个字赞美它,但不允许别人模仿。 中土太淡素,东皇染半节 注释:这株竹子生长在中原地区,颜色太单调了,就像被东方的太阳染上了一点色彩。 此君已不群,此种更奇绝 注释:这株竹子已经不像其他竹子那样平凡了,它的这种独特的美更是无与伦比
诗句释义: 1. 持身非介亦非通,闲处工夫不堕空。 - 持身非介:保持个人品德和操守,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 - 非通: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保持内心的平和。 - 闲处工夫:在闲暇之余,通过修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 不堕空:避免陷入虚无缥缈的思想中,坚持脚踏实地的行动。 2. 石室隐居虽我独,凤冈文社与人同。 - 石室隐居:形容某人过着隐居生活,如同石室一般静谧。 - 虽我独
诗句解析 1. 弟兄鼎誉人争羡,富贵随时报未均。 - 弟兄鼎誉: 形容兄弟二人的声誉非常高,像古代帝王的鼎那样珍贵。 - 人争羡: 众人都羡慕他们的才华和声望。 - 富贵随时报未均: 虽然富贵随时可得,但分配却并不平均,有人得到得多,有人得得少。 2. 领阁清班非不遇,持麾重选遽成尘。 - 领阁清班: 指在朝廷中担任高官,享受着清闲而尊贵的地位。 - 非不遇: 并非没有遇到机会
【诗句解释】 1. 挽赵漕閤中:这是对作者的敬称,表示对其才华和德行的赞扬。 2. 丘公四海大名垂:丘公是作者的自称,表示其德才广被四海。 3. 有女来嫔阀阅宜:这里指的是女儿,意为女儿将来会继承父亲的家业,成为家族的代表人物。 4. 蘋藻自供寒女事:这里的“蘋藻”指的是女子在家中承担的家务活,如做饭、洗衣等。 5. 琴书未许世人知:这里的“琴书”指的是文化知识
郑宁夫携诗什访余并有赠篇,闻其浙右之行诗以送。 何人剥啄扣云关,袖有新诗数百篇。 宫徵自调相和应,珠玑不拣尽光圆。 昌黎荐士惭无路,东野盘空枉笑天。 闻道二亲犹未葬,知谁着眼为渠怜。 诗句释义 - `何人剥啄扣云关?`:询问是谁在敲打着云关的大门,象征着诗人郑宁夫的到来。 - `袖有新诗数百篇。`:郑宁夫携带了数百篇新作的诗歌,显示出他的才华和热情。 - `官徵自调相和应。`
【注释】 簇簇:形容花繁密的样子。 鼻通(bó):比喻气味的传人。四远:指远处。熟留藏:把果实藏在树里,等成熟了以后再取出来食用。 秋于:秋天到了。疑添色:好像增添了颜色。 雨不多时怕减香:担心雨水多会把花的香气冲淡。 索人非易管:要管束好花,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诗情得酒为新尝:因为有了酒的帮助,才写出了新的诗来。 德色:指花的颜色。 影下重吟驻夕阳:在落日余晖下反复吟诵,久久不愿离去。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联:宰士当年棣萼情,世科心许白头登 - 宰士:古代指地方官。 - 棣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木,此处比喻兄弟情深。 - 世科:世代相传的科举考试。 - 心许:内心深处的期望或愿望。 - 白头登:形容长期追求的目标终得实现。 第二联:诗书早已传家学,场屋谁知负夜灯 - 诗书:指学习文学和诗歌。 - 传家学: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代代相传。 - 场屋:指科举考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确荦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注释:确确凿凿的群山在海角上矗立,芬芳的水草环绕着吉祥的人居住。 2. 施仁一念周乡井,称善同声溢里闾。 注释:施以仁爱的念头遍及乡间,人们称赞善良的言辞充满村落。 3. 教子垂芳心有待,荣亲养老意何如。 注释:教导子女传承美好的心灵,期待他们的未来;尊敬和照顾年迈的父母,心中有何感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