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注释】 晓日帘栊初破睡,宝鸭宿薰浓:晨曦透过窗棂,把帘幕都打破了。香炉中的香气浓郁,熏得满屋芳香。宝鸭,指香炉。宿薰,指昨夜的香烟。 笑指图中鹤发翁:指着画上那个白发的老者,笑着说。 仙骨宛然同:他的骨骼就像仙人一样端正。 万里郎官遥上寿,五马茜衫红:他作为一位远赴边疆做官的官员,在远方为他祝寿。五马,代指南宋朝廷派往边疆的使者所乘之“驿马”,即使者乘坐的马车。 仍插华貂(chán)酒满钟
【注释】 长记:一直记得。云鬟:古代女子发髻上插的环形装饰物,用玉、金等制成。两处:指作者的家乡和被囚禁的鄜州(今陕西富县)。照:同“妆”。 【译文】 一直记得酒醒时人散之后,满江楼外风月无边。楼上外烟波万顷秋水漫漫。高槛冷飕飕。想见云鬟香雾湿,斜坠玉搔头。两处相思一样愁!休更照鄜州。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之苦的诗。诗人在藤州的江楼,遥望故乡的明月,思念远方的亲人,写下了这首怀乡思归的名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三句诗,逐句进行分析即可。 “报道东皇初弭节,芳思满凌晨。” 这句诗的意思是:报道说东皇刚刚驾到,芳心满怀。“报道”,指传来消息,“东皇”是传说中主宰春神,春天到来,他就要降临人间了。这一句点明时间,渲染气氛。“初弭节”意思是刚停马。“弭节”,即止驾。“芳思”,即芳心,这里指思念之情。“满凌晨”
在古代诗词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往往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卢炳的《武陵春·其二》便是一首描写雪景与月色交织下的幽情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的原文如下: 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剩落瑶花衬月明。嫌怕有纤尘。 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 注释: - 风过冰檐:风穿过冰凌般的屋檐。 - 环佩响
【注释】 正月七日,武都雪霁立春:在农历正月里,天气转暖,冰雪融化。立春,古代节气名,表示冬去春来,二十四节气之一。 玉佩琼琚(qí):用美玉制成的饰物。下冷云:飘落下来。银界:银色的天界。东君:春神。 桃花髻(jì):女子的一种发式,梳成云朵形。金字:用金色丝线制成的装饰品。巧宜春:正好适合春天,指春天景色美好。 寂寞溪桥柳弄晴:寂寞地欣赏溪边桥梁上盛开的柳树。弄,玩弄。 【赏析】
【注释】 城上:城墙之上。落梅:梅花飘落。风料峭:天气寒冷,风也冷峻。爽兴:兴致高爽。天教:老天爷派来的。雪意:雪花的意境。压歌云:笼罩着歌声。殷罗:鲜艳的罗纱。燕燕:即燕子。留取:留住。笙歌: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奏,泛指音乐歌舞。莲漏:铜制的计时器,形如莲子。催春:催发春天。 【赏析】 《武陵春·城上落梅风料峭》,是宋代诗人晏殊的一首词。此词描绘了一幅寒梅傲雪的景象
【注释】 银浦:指代天河。 空碧:天空的颜色,这里形容月色如水。 贝阙:宫阙的美称。 嵬ㄝ押千官:形容皇帝仪态端庄威严,气势磅礴。 【赏析】 《武陵春·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该诗前二句写景,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后三句写人,表现了皇帝的威严和仪态。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银浦流云初度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银色的河流,流动着云彩,月光从河面上升起,照亮了整个天河
【注释】 “贺燕”句:迎春来,听到好的消息。贺燕,即喜鹊。贺燕立帘钩,喜鹊站在帘子上。 “转蕙”二句:转蕙风,指春风。柳弄柔,指柳条随风起舞。 “万钱”两句:以万钱珍鼎待公饭,比喻以重礼相待(或表示殷勤)。天自寿留侯,用张良的典故,意谓上天有意让刘邦得天下。 “文物”四句:文物升平,指国泰民安。速置邮,急送书信。江左属风流,用东晋王谢两家子弟清谈之风的典故,意谓在江左地区崇尚风流才情。 【赏析】
【注释】 武陵:指武陵郡。 维岳:指武夷山,在江西上饶市武夷区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交界处。 分公:即以“分”为公的代称。英特气:指杰出的才能和气质。 丙魏:三国魏。魏文帝曹丕曾封曹操(字孟德)为“武陵太守”,后以武陵喻其地。 萧、曹:指曹操、曹丕父子。曹丕曾封司马懿为“相国”(相当于丞相),后改称为“三公”。 下风:指不如。 千载友:指与诸葛亮的友谊千年不朽。夔龙:指诸葛亮。 宝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逐句翻译,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分析诗歌的情感;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本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人在《水调歌头》中借中秋明月之景表达人生无常、世事沧桑之感,而在《武陵春》里,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以及人世之乐的热爱之情。 武陵春 遥望崓山山正好,莹莹正芬芳。佳节春温春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