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武陵春 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谁似龙山秋兴浓,吹帽落西风。 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几处佳人此会同,今在泪痕中。 解析: 1. 诗句释义: - 九日黄花如有意: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黄花指的是菊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菊花(黄花)似乎有某种意愿,依然满树盛开。 - 依旧满珍丛:依旧表示仍旧如此,满珍丛意味着花丛中满是菊花。 - 谁似龙山秋兴浓:谁像那龙山的秋意浓厚
诗词原文: 武陵春 烟柳长堤知几曲,一曲一魂消。秋水无情天共遥,愁送木兰桡。 熏香绣被心情懒,期信转迢迢。记得来时倚画桥,红泪满鲛绡。 译文: 在长长的长堤上,烟雨蒙蒙,柳树随风摇曳,不知走过了几条曲折的小路。每走过一条小路,心中就多一份愁绪。秋天的水显得那么冷清,天空和水面遥遥相对,让人不禁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和哀愁。 我在烟雾缭绕的长堤上漫步,手中拿着一把木兰桨,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注释】 绿蕙红兰:两种名花,这里泛指花草。芳信歇:花香已消歇。金蕊正风流:金黄的花瓣正盛开。应为诗人多怨秋:是因为作者多愁善感,所以看到秋天的景色就产生怨恨。梁王苑路香英密:梁武帝游赏过的园子,路上香气浓郁,芬芳扑鼻。长记旧嬉游:常常记得过去在园中嬉戏的情景。飞琼:仙女名。戴满头,浮动舞梁州:头上戴着鲜花,翩翩起舞,跳起《梁洲》之曲。 【赏析】 这首词是咏人兼咏物之作。词人以花喻人
武陵春 湖上风光寒食近,准拟醉花枝。不忍东风烂熳时。红泪湿胭脂。 情知今后游从少,鸾镜懒重窥。金凤衔花旧绣衣。憔悴舞腰肢。 注释: - 武陵春: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心情的古诗。 - 湖上风光寒食近:湖上的风光在寒食节(清明节前后)显得格外清新秀丽。 - 准拟醉花枝:我本打算沉醉于盛开的花枝之中。 - 不忍东风烂熳时:不忍心看到东风吹动着繁花,使它们纷纷凋落。 - 红泪湿胭脂:红色的眼泪湿润了胭脂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读: 1. 走去走来三百里: 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外的行程之远,“走去”和“走来”描绘了旅途中反复往返的情景。 2. 五日以为期: “五日”指的是五天的旅程或时间,“以为期”表示以此为目的地或期限。 3. 六日归时已是疑: 在第六天返回时,诗人对是否能够如期归来感到怀疑。 4. 应是望多时:
诗解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尤其是桃花和李花在春风中显得格外娇媚,杨柳也显得更加柔和;第二句“唤取笙歌烂漫游,且莫管闲愁”,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尽情游玩的愿望,并且表示不去理会那些烦忧的事情;接下来的第三、四句“好趁晴时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又扶头。”则是说如果天气晴朗,就应该抓紧时间去欣赏美景;如果下雨的话
武陵春 七返阳全阴去尽,精髓满三田。修道无为必自然。论甚后和先。 认取五行真水火,须要识根源。自己丹砂着意看。何用外寻丹。 注释: 武陵春:这是一首描述修炼道家功法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道家功法的基本理念,以及修炼者如何通过认识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本质,来达到身心的统一。 七返阳全阴去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经过七次的回归和转化,使得阳气完全消除,阴气全部散尽
诗句解释: 1. “虎绕龙蟠功最妙,交会在丹田。” - “虎绕龙蟠”形容物体的形态或结构,这里可能比喻某种复杂而巧妙的设计或布局。 - “功最妙”表示这种设计非常巧妙,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 “交会”通常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交汇点。 - “丹田”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人体腹部的中间部位。在这里,它可能是指修行者修炼的内丹所在地。 2. “炉鼎烹煎火自然。” -
【注释】: 1. 七返还丹:返归道家的金丹。2. 晓:醒。3. 夜静存神向内观:夜间静坐,凝神闭目,内视丹田。4. 神水满泥丸:指修炼者内视时,眼中见到的如珠的“神水”充满整个丹田。5. 搬运金精:指炼丹时,将药物化为金丹的过程。6. 呼吸不曾闲:即“不废思虑”,意为炼丹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思维。7. 出世寰:脱离尘世,进入仙境。8. 列仙班:指成为神仙行列中的成员。 【赏析】:
【注释】 武陵春:词牌名。 漠漠:形容春阴浓密的样子。 那用:不必。 绣帘垂:绣着花纹的窗帘垂下。 阿谁:何人。 须拚:一定要。 金罍(léi):古代盛酒器,形似圆口大腹的葫芦,有盖,多为铜制。 人世浑如天上月:人世间的人事如同月亮盈亏一样变化不定。 冒雨:冒着雨。 神女:神话中的女性。相传为巫山神女。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思念情郎之作,以春景作背景,抒写对爱人的思念之情